| 旧时日月,旧日山川。 东西不易,南北不迁。 水云杂杳,龙象骈阗,古佛家风尚俨然。 雨过千林开以幄,月临双沼浸银蟾。 |
| 尝闻凤栖梧,梧老凤未栖。 今我昌伫立,不知月东西。 |
| 空挂纤纤缕,徒垂络络丝。 也难绾系也难羁,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。 落去君休惜,飞来我自知。 莺愁蝶倦晚芳时,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! |
| 元戎小队出郊坰,问柳寻花到野亭。 川合东西瞻使节,地分南北任流萍。 扁舟不独如张翰,白帽还应似管宁。 寂寞江天云雾里,何人道有少微星。 |
| 两岩限东西,里有一带天。 老蟾更多事,驾月下潺湲。 |
| 日夜霜风急,东西客路昏。 诗方学蛮语,病昔似文图。 俯上辕门谒,愁干节制尊。 顽疎宁自昧,剪拂望深恩。 |
| 西风引袂涼云起,鸳浆扶船浮渌水。 露沁花脂茜粉香,满柄锋芒刺葱指。 红绡半妥金钏明,堤上六郎闚唱声。 湘中暮雨欢期失,各自东西空目成。 船荡波心烟漠漠,归路花从唱边落。 绿艳红妖江水深,水底灵均庆不觉。 |
| 南北锦一住,东西岩屡登。 报春梅有信,送酒鹊无凭。 之子能相过,诗名不浪称。 漉冰烹小凤,爽思为渠增。 |
| 亭下双来绿玉虬,岷嶓万里会吴头。 江穿南北天心过,汉接东西地脉流。 水上龙争方一梦,山中鹊起已千秋。 张刘精爽知何在,安得同来赋远游。 |
| 险阻艰难客路赊,东西南北问生涯。 秋声瑟缩生梧叶,野景萧疏上菊花。 去国已惊身老大,无家空有泪横斜。 遥知载酒齐山寺,应忆年时醉月华。 |
| 霰雨灂灂,风吼如劚。 有叟有叟,暮投我宿。 吁叹自语,云太守酷。 如何如何,掠脂斡肉。 吴姬唱一曲,等闲破红束。 韩娥唱一曲,锦段鲜照屋。 宁知一曲两曲歌,曾使千人万人哭。 不惟哭,亦白其头,饥其族。 所以祥风不来,和气不复。 蝗乎蠈乎,东西南北。 |
| 逾年梦想会稽城,喜挂高帆浩荡行。 未见东西双白塔,先经南北两钱清。 儿童鼓笛迎归舰,父老壶觞叙别情,想到吾庐犹未夜,竹间正看夕阳明。 |
| 只为功亏行阙,故教不免东西。 自从别后二年期。 路转风尘万里。 词寄燕山道众,听予至嘱休疑。 外缘虽斡内忘机。 免却前头懊悔。 |
| 数椽茆舍大如蜗。 老生涯。 寄山家。 遮眼文书,随分有些些。 自愧行年如伯玉,思往事,尽堪嗟。 从他*吹沸鸣蛙。 鬓霜华。 晓来加。 南北东西,泛若水中槎。 此去存身知有道,深自隐,效龙蛇。 |
| 相逢只怕有分离。 许多时。 暗为期。 常是眉来眼去、惹猜疑。 何似总休拈弄上,轻咳嗽、有人知。 终须买个小船儿。 任风吹。 尽东西。 假使天涯海角、也相随。 纵被江神收领了,离不得、我和伊。 |
| 去岁吴江秋水平,击船聊得一班荆,相思只道心长折,此会那知眼再明。 离合悲欢言不尽,东西南北恨还生。 劝君勿复吝杯酌,漏箭铭盘将五更。 |
| 身心自然,松石亡年。 青云閒似鹤,秋水远连天。 虚能外应,默守家传。 东西南北,一等周旋。 |
| 南邻幄丹宫,赤伏显符记。 朱陵曜绮绣,箕翼炯、瑞光腾起。 每岁秋分老人见,表皇家、袭庆迎祺。 天子当膺,无疆万岁。 北窥玄冥,魁杓拥佳气。 长拱极、终古无移。 论南北东西。 相直何啻千万里。 信难计。 |
| 縠水柯山隔几年,又来辇縠拜云天。 东西南北任造化,甲乙丙丁皆宿缘。 老境精神惟坐卧,故居松竹想清妍。 岂如溪上木中子,日饮溪光今地仙。 |
| 置却功名土苴间,沧洲长与白鸥闲。 到门秋水当天坐,绕屋芦花带雪关。 明月满川惟载鹤,清江一笛正看山。 只惭碌碌东西者,赢得流年损壮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