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作诗政欲江山助,老矣东西南北人。 弟却把诗摹作画,东西南北是知津。 |
| 江雨随风打客身,咚咚津鼓祭潮神。 帆来帆去朝还暮,老尽东西南北人。 |
| 破尽诗书泣鬼神,发扬义士显忠臣。 试开戛玉敲金口,说与东西南北人。 |
| 湖边春色浓於酒,醉尽东西南北人。 独有诗翁清到底,一生醒眼看青春。 |
| 我本东西南北人,穷途不复泪沾巾。 亦知车马有行色,为见长沮与问津。 |
| 东西南北人,寂寞住岩涧。 年衰鬓凝霜,客久衣绝襻。 何须念粱肉,且复饮藜苋。 犹患有吾身,身死即无患。 |
| 景德祥符草野臣,登封曾望属车尘。 已经成住壤空劫,犹是东西南北人! |
| 中秋夜月白如银,照见东西南北人。 古往今来人自老,月生月落几番新。 |
| 先秦古书世已稀,国风雅颂声又微。 彼美人兮在天路,马蜷局兮将安归。 古人所怀已汩汩,今人所怀又忽忽。 我亦东西南北人,相逢且尽杯中物。 |
| 仲舒区中贤,谈治苦吃吃。 但知羡川鱼,不虑网罟密。 仁哉东坡公,游戏亦此术。 究其广大心,意钓真玩物。 我欲窃其语,作庐以自逸。 东西南北人,有志特未必。 相会有溪竹,竹下亭可立。 亭成乞以名,四海一明月。 |
| 长芦转柁是通津,尽是东西南北人。 日暮烟花箫鼓闹,红楼烂醉楚州春。 |
| 石戴古车辙,人生来往勤。 双轮不生角,越绝会通秦。 坐令丘壑姿,化作京洛尘。 君看钓鱼矶,鼻口罗江津。 浮走例有役,俯仰俱已陈。 吾亦永愧尔,东西南北人。 |
| 展卷嗟丘也,东西南北人。 昔还行脚债,今作卧游身。 |
| 弃捐孤陋与谁邻,插棘诛茅漫隐沦。 乱思诗书随手揭,慰怀风月逐时新。 惭无用舍行藏道,有愧东西南北人。 久矣笔端尘土暗,因君聊复拟心神。 |
| 潮生浦口云,潮落津头树。 潮本无心落又生,人自来还去。 今古短长亭,送往迎来处。 老尽东西南北人,亭下潮如故。 |
| 长芦转柁是通津,尽是东西南北人。 日暮烟花箫鼓闹,红楼烂醉楚州春。 |
| 星聚群贤上幕宾,层轩高敞枕溪漘。 一时卢骆五杨辈,万里东西南北人。 句里江山端有助,学馀民社政须亲。 青冥接迹他年事,晋地卿材半楚臣。 |
| 夜半诗成欲寄君,梦魂飞渡楚江津。 怡怡前日如兄弟,今作东西南北人。 |
| 万里澄空没点云。 素娥依旧驾冰轮。 自缘人意看承别,未必清辉减一分。 倾白堕,拥红裙。 不知谁主复谁宾。 更筹易促愁分袂,又作东西南北人。 |
| 革囊南渡传诗句,摹写相思意象真。 九日黄花倾寿酒,几回青眼望归尘。 蚤为学问文章误,晚作东西南北人。 安得田园可温饱,长抛簪绂裹头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