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春风起东道,握手望京关。 柳色从乡至,莺声送客还。 嘶骖顾近驿,归路出他山。 举目情难尽,羁离失志间。 |
| 恋此东道主,能令西上迟。 徘徊暮郊别,惆怅秋风时。 上国邈千里,夷门难再期。 行人望落日,归马嘶空陂。 不愧宝刀赠,维怀琼树枝。 音尘倘未接,梦寐徒相思。 |
| 颛顼时初谢,句芒令复陈。 飞灰将应节,宾日已知春。 考历明三统,迎祥受万人。 衣冠宵执玉,坛墠晓清尘。 肃穆来东道,回环拱北辰。 仗前花待发,旂处柳疑新。 云敛黄山际,冰开素浐滨。 圣朝多庆赏,希为荐沈沦。 |
| 头高尾下翠毵毵,却恐相傅是妄谈。 十七里头徐老店,檐东道北北桥南。 |
| 梦破池塘杳杳。 情随春草。 尊前风味不胜清,赋白雪、幽兰调。 秀句银钩争妙。 殷勤东道。 蛮笺传与翠鬟歌,便买断、千金笑。 |
| 还子无苦颜,羁人寡欢趣。 宛马东道来,西风常反顾。 予也塞鄙人,谬习从章句。 会值好文时,凌风偶鸾翥。 天路岂不廓,翱翔非所慕。 华岳云台边,翳翳绕松树。 其下盘茯苓,其上栖白鹭。 归与依吾乡,延年而保素。 |
| 万事何时足,不如归故乡。 真能主东道,未爱博西凉。 雪后春台暖,梅边夜枕香。 孰堪思旷友,共隐剡溪傍。 |
| 我本山泽人,散诞傲簪裳。 宦游五十年,天遣还农桑。 东阡南陌间,吾亦爱吾乡。 楚祠坐秋社,隋寺观夜场。 醉迷采苍耳,旅饭炊黄粱。 自疑太古民,百年乐未央。 有时闲暇时,颇复诵老庄。 亦尝游岷峨,略闻度世方。 气为东道主,主安客自长。 却後五百年,见我灞城旁。 |
| 南北行已久,怜君知苦辛。 万家同草木,三载得阳春。 东道听游子,夷门歌主人。 空持语相送,应怪不沾巾。 |
| 虽叨世契与邻藩,东道瞻风御史尊。 郑馆昔时延下客,于家今日见高门。 我居方面荣为惧,君向台端直且温。 彼此中怀蕴金石,不须销黯动离魂。 |
| 细高风物总幽奇,朱实离离瘦玉枝。 居士既为东道主,文人休勒北山移。 |
| 方持紫橐侍西清,忽领雄藩向暑行。 谁谓风流贵公子,甘为辛苦一书生。 词源笔下三千牍,武库胸中十万兵。 从此君王宽北顾,山南东道得长城。 |
| 百虑静相寻,萧萧芳岁阴。 感君辞剧日,休我冒荣心。 历块疲东道,巢枝忆故林。 霜毛秋更短,持底受华簪。 |
| 东道烟霞主。 西江诗酒筵。 相逢不觉醉。 日堕历阳川。 |
| 翩然来自旧京华,历数山河不谓遐。 往已农药惟重黍,玄谈未了更浇茶。 南游句好俄惊座,东道情深未忆家。 也欲卫州门外去,一声长啸入烟霞。 |
| 正怜东道感贤侯,何幸高冠脱楚囚。 皖伯台前收别宴,乔公亭下舣行舟。 四年去国身将老,百郡徵兵主尚忧。 更向鄱阳河上去,青衫憔悴泪交流。 |
| 脱发纷纷雪满簪,逢春非复少年心。 旋分菜把来穷巷,遥忆花枝满上林。 寒拥絮衣看谒懒,老耽绮语业缘深。 竹居东道风光主,乞与甘棠蔽芾阴。 |
| 举宗文雅孰能陪,须信菰薦出美才。 失忆不劳悲玉璞,投知应得上金台。 晓离村店侵残月,尽歇津亭避疾雷。 东道诸侯多重士,融樽处处为君开。 |
| 昔在九江上,遥望九华峰。 天河挂绿水,秀出九芙蓉。 我欲一挥手,谁人可相从。 君为东道主,于此卧云松。 第一百七十卷 |
| 正怜东道感贤侯,何幸南冠脱楚囚。 睆伯台前收别宴,乔公亭下舣行舟。 四年去国身将老,百郡征兵主尚忧。 更向鄱阳湖上去,青衫憔悴泪交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