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班疏雨寒无定,皎皎圆蟾望欲阑。 应在浮云儘深处,更凭丝竹一催看。 |
廉纤小雨来,噤罥轻寒乍。 丝竹送迎时,灯火阑珊夜。 铜壶漏故迟,银烛花频灺。 怀我独醒人,健笔方飞洒。 |
雨老苔荒墨色昏,汉人两序姓名存。 六经丝竹升堂后,千古衣冠此地尊。 但使高文无废祀,只今扬马未招魂。 寥寥蜀学谁为倡,东去江流注海门。 |
地僻秋深戎马閒,一尊随处且开颜。 谁思铜雀埋黄土,但忆金人出汉关。 六合茫茫天共远,五湖杳杳雁飞还。 中年陶写无丝竹,王谢风流莫强攀。 |
雪消春动气清微,夹道都人望帝晖。 法部已调丝竹管,御袍初进赭红衣。 康衢弥节严三卫,真馆焚香降六飞。 宴罢瑶池回跸晚,五云通夜拥端闱。 |
一榻尘埃书满前,愧无丝竹宴彭宣。 而今又断功名念,只拟躬耕郭外田。 |
佳花有重秀,幽兰徒自芳。 姝媛被奇服,丝竹罗中堂。 主人惜残春,清夜未渠央。 客子抱贞节,泯然独升床。 |
穷冬吏鞅解纷缠,重入兹山忆少年。 千里幸同丰岁乐,三生曾结郡人缘。 几番山色望空外,今日水声来耳边。 坐上何须听丝竹,与君啸咏和风前。 |
荆棘锋刃丛,洞房丝竹里。 威凤何须住碧梧,卧龙终不鉴止水。 |
菱藕花开来路香。 满船丝竹载西凉。 波摇发彩粉生光。 翡翠双飞寻密浦,鸳鸯浓睡倚回塘。 闲情须与酒商量。 |
史奏德星今复聚,乡评月旦昔何惊。 颍川人望须公守,荀氏家声付此兄。 湖影龟鱼同聚散,棠阴燕雀半生成。 若为修禊无丝竹,古调新诗唱谓城。 |
书云节物动冠裳,愧我从军乐事妨。 听得邻家响丝竹,壮怀无处不凄凉。 |
贵人生长不知田,丝竹声中醉饱眠。 渠信春山青草尽,排门三日未炊烟。 |
百鸟喧嘲工败眠,静听黄鸟独清圆。 何云丝竹不如肉,佳处政因出自然。 |
承平无事上元节,丝竹歌声更互发。 自从雨后最晴明,不似往年今岁别。 死来无意在遨游,常愧三光明皎洁。 千门万户乐喧喧,就中年少无蹔歇。 天街红燄布群星,晃炀人间鬪明月。 |
置酒临芳观,张筵继落晖。 选妓调丝竹,迎宾奉酒卮。 月影移歌扇,花光照舞衣。 霞觞飞白羽,高论吐虹霓。 人生不满百,行乐当及时。 当歌期酩酊,谁能较是非。 |
小隐前山人,空亭往事忙。 放泉杯曲水,环坐客流觞。 雅不寻丝竹,归宜釂酒浆。 山阴莫专美,更数水云乡。 |
澒洞四山没,万籁无遗声。 群飞喜凌乱。 遍积爱宽平。 呈姿碧树立,照影方池清。 出户延幽意,斋心谢群灵。 幸有丰年望,初无丝竹情。 取乐付诸少,焚香观道经。 何事冲寒久,微吟诗句成。 |
江东闻田歌,湖北听田鼓。 鼓声于以相疾徐,歌调因之慰劳苦。 东山丝竹仍携妓,风月鸣蛙胜鼓吹。 何如田鼓与田歌,乌乌坎坎安而和。 |
祀事孔明,庙室惟肃。 铏登笾豆,金石丝竹。 既灌既下,允恭允穆。 奉神如在,以介景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