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卓氏垆前金线柳,隋家堤畔锦帆风。 贪为两地分霖雨,不见池莲照水红。 |
| 下马柳阴下,独上堤上行。 故人千万里,新蝉三两声。 城中曲江水,江上江陵城。 两地新秋思,应同此日情。 |
| 婀娜金闺树,离披野田草。 虽殊两地荣,幸共三春好。 花殊鸟飞处,叶镂虫行道。 真心独感人,惆怅令人老。 |
| 劳君车马此逡巡,我与刘君本世亲。 两地山河分节制,十年京洛共风尘。 笙歌几处胡天月,罗绮长留蜀国春。 报主由来须尽敌,相期万里宝刀新。 |
| 此别诚堪恨,荆襄是旧游。 眼光悬欲落,心绪乱难收。 花木三层寺,烟波五相楼。 因君两地去,长使梦悠悠。 |
| 东南一望可长吁,犹忆王孙领虎符。 两地干戈连越绝,数年麋鹿卧姑苏。 疲甿赋重全家尽,旧族兵侵太半无。 料得伍员兼旅寓,不妨招取好揶揄。 |
| 子有雄文藻思繁,龆年射策向金门。 前随鸾鹤登霄汉,却望风沙走塞垣。 独忆忘机陪出处,自怜何力继飞翻。 那堪两地生离绪,蓬户长扃行旅喧。 |
| 钱唐山水接苏台,两地褰帷愧不才。 政事素无争学得,风情旧有且将来。 双蛾解佩啼相送,五马鸣珂笑却回。 不似刘郎无景行,长抛春恨在天台。 |
| 京口潮来曲岸平,海门风起浪花生。 人行沙上见日影,舟过江中闻橹声。 芳草远迷扬子渡,宿烟深映广陵城。 游人乡思应如橘,相望须含两地情。 |
| 京口潮来曲岸平,海门风起浪花生。 人行沙上见日影,舟过江中闻橹声。 芳草远迷扬子渡,宿烟深映广陵城。 游人乡思应如橘,相望须含两地情。 |
| 鹦心明黠雀幽蒙,何事相将尽入笼。 君避海鲸惊浪里,我随巴蟒瘴烟中。 千山塞路音书绝,两地知春历日同。 一树梅花数升酒,醉寻江岸哭东风。 |
| 去年秋露下,羁旅逐东征。 今岁春光动,驱驰别上京。 饮中相顾色,送后独归情。 两地无千里,因风数寄声。 |
| 塞上绵应折,江南草可结。 欲持梅岭花,远竞榆关雪。 日月无他照,山川何顿别。 苟齐两地心,天问将安说。 |
| 阖闾城外越江头,两地烟涛一叶舟。 到日荆枝应便茂,别时珠泪不须流。 迎欢酒醒山当枕,咏古诗成月在楼。 明日尊前若相问,为言今访赤松游。 |
| 朔风剪塞草,寒露日夜结。 行行到瀛壖,归思生暮节。 驿楼见万里,延首望辽碣。 远海入大荒,平芜际穷发。 旧国在梦想,故人胡且越。 契阔阻风期,荏苒成雨别。 海西望京口,两地各天末。 索居动经秋,再笑知曷月。 日南望中尽,唯见飞鸟灭。 音尘未易得,何由慰饥渴。 |
| 阙下经年别,人间两地情。 坛场新汉将,烟月古隋城。 雁去梁山远,云高楚岫明。 君家荷藕好,缄恨寄遥程。 |
| 江水三回曲,愁人两地情。 磨围山下色,明月峡中声。 晚后连天碧,秋来彻底清。 临流有新恨,照见白须生。 |
| 天长地阔岭头分,去国离家见白云。 洛浦风光何所似,崇山瘴疠不堪闻。 南浮涨海人何处,北望衡阳雁几群。 两地江山万馀里,何时重谒圣明君。 |
| 霜实常闻秋半夜,天台天竺堕云岑。 如何两地无人种,却是湘漓是桂林。 |
| 四月一日天,花稀叶阴薄。 泥新燕影忙,蜜熟蜂声乐。 麦风低冉冉,稻水平漠漠。 芳节或蹉跎,游心稍牢落。 春华信为美,夏景亦未恶。 飐浪嫩青荷,重栏晚红药。 吴宫好风月,越郡多楼阁。 两地诚可怜,其奈久离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