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海日苍凉两鬓丝,异乡飘泊已多时。 欲为散木居官道,故托长桑说上池。 蜀客著书人岂识,韩公卖药世偏知。 道途同是伤心者,只合相从赋《黍离》。 |
| 龙泉鸣吼匣中悲,十月西风两鬓丝。 黄叶满山秋寺废,白沙连渚小桥危。 孤帆过后千峰夕,匹马行时百草衰。 牢落故居空入梦,乱藤疏竹有茅茨。 |
| 两鬓星星小幅巾,苍松气节鹤精神。 居常倒屣迎佳客,贫不将诗谒贵人。 踏雪抱琴梅屿晓,典衣沽酒柳桥春。 若非道眼高明者,谁肯甘心寂寞滨。 |
| 千尺苍厓一小亭,大江东下入沧溟。 矶头牛渚从来险,天际峨眉不尽青。 南北山川分历历,荆吴樯舰去冥冥。 十年兵后重来客,独倚阑干两鬓星。 |
| 新水柴门涨碧沙,孤村烟树隐渔家。 客来湖上偏逢雨,春到江南又见花。 沽酒隔邻传小瓮,打鱼深夜出枯槎。 浮生莫遣浮名误,醉里还惊两鬓华。 |
| 斜日疏林独杖过,避人归鸟拂烟萝。 居濒东海知潮候,门对南湖解棹歌。 乌桕树红霜落早,白蘋花老雁来多。 悲哉宋玉空愁绝,矫首秋风两鬓皤。 |
| 官家忘却奉天时,岁晚忠州两鬓丝。 今日北来车马客,夕阳祠下读残碑。 |
| 小小银筝压坐偏,曾将古调寄新弦。 芙蓉绿水秋将老,鹦鹉金笼语可怜。 两鬓秋霜明镜里,十年春梦夜灯前。 湖山隐约人如画,空负当年罨画船。 |
| 假合分明两鬓秋,鲍郎衫袖带膏油。 衰颜自分随灰灭,急景何妨秉烛游。 得火常时能暖腹,避烟终夜只摇头。 却疑南极星辰现,一点光芒落海陬。 |
| 海上仙山接混茫,仙居远在白云乡。 楼当太乙星辰近,树拂勾陈雨露香。 绛节驭风来阿母,玉箫吹月醉周王。 可怜八骏归来晚,萧飒蛾眉两鬓霜。 |
| 江店西风酒味香,匆匆何事促行装。 百年一半常为客,两鬓无多易着霜。 远水平芜秋艇去,断云归鸟暮天长。 如今楚地皆吴语,不必逢人叹异乡。 |
| 堂开垂柳下,默默坐移时。 岁序一阴长,愁心两鬓知。 雨檐蛛网重,风树雀巢欹。 惆怅无人见,深杯空自持。 |
| 江南柳,江南柳,春风袅袅黄金丝。 江南柳,年年好,江南行客归何时? 苍海茫茫波万丈,乡关远在天之涯。 天涯之人日夜望归舟,坐对落花空长叹。 但识相思苦,那识行人行路难。 人生莫作远游客,少年两鬓如霜白。 |
| 宦游岁月易蹉跎,青镜流光两鬓皤。 客梦不知江水远,乡心偏傍雨声多。 张衡有咏唯愁在,烛武无能奈老何。 为问旧游骢马客,别来谁与共鸣珂。 |
| 读书不愿贤良举,朝醉霸陵暮湘渚。 两鬓从添镜里霜,十年听遍江南雨。 呼鹰台上爱秋清,鹦鹉洲前看晚晴。 红叶蝉声湘寺远,碧潭鸿影汉川明。 湘波汉水愁无尽,画里江山聊一哂。 举世唯称王仲宣,当时亦有周公瑾。 |
| 偶拈如意话天涯,不道春风到杏花。 朝雨似迎新燕子,江村稀见野人家。 忙中寒食三年客,雪后音书两鬓华。 岂是草《玄》耽寂寞,欲将文字问侯芭。 |
| 深闺美人春睡起,侧倚银台注秋水。 鬅松两鬓雾半垂,欲下犀梳不能理。 春云暖雨桃胶香,调兰抹麝试新妆。 岂无膏沐污颜色,思此佳人日断肠。 君不见望仙结绮螺千斛,隋家但写双蛾绿。 白发宫人奈老何,转头依旧庭花曲。 |
| 淮阴古壮士,甚感漂母情。 而况我同气,由来恩爱并。 一朝遭世患,舍之以徂征。 惟当欲去时,涕泗下交倾。 荏苒岁年莫,两鬓各星星。 每念焚须事,怛焉心内惊。 老去成飘荡,所志在偷生。 顾往申申詈,詈我久远行。 我欲喻中怀,独有弦歌声。 弦歌清且悲,一鼓泪已零。 再鼓三叹息,四座不忍听。 可随晨风去,长跪陈素情。 |
| 论文说剑更争棋,五十年来两鬓丝。 无事可为甘袖手,有山如画且题诗。 望中禾黍秋风粒,梦后芭蕉夜雨枝。 小几映窗承落日,双钩古帖坐教儿。 |
| 归来无计买青山,身在从渠两鬓斑。 朝退已忘迷柳院,梦回犹忆度榆关。 衰年坐我书千卷,别墅无君屋数间。 小巷闭门心自远,也知随处有商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