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世事从来无据,人生自古难凭。 茫如天水有云萍。 聚散任他形影。 每怪东阳瘦损,常嗤骑省多情。 如今我也瘦棱棱。 却喜青青两鬓。 |
| 旧草闲看即自卑,圣朝空道苦于诗。 高才眩望如明逸,新句无因似谓之。 淮甸月华欹枕静,秣陵春色按鞭迟。 邯郸独步西施笑,落得星星两鬓丝。 |
| 出处何心一似云,世间万事不关身。 补天链石无虚日,忧国如家有几人。 千载芬香只忠孝,百年富贵竟埃尘。 看君两鬓青青在,不晚皈来侍玉宸。 |
| 江上归来两鬓丝,倒囊惟剩草堂赀。 云山有态争呈献,天海无边入指麾。 怪石远从商舶至,名花多自别州移。 寄声独乐先生说,世事而今尚可为。 |
| 深闺美人春睡起,侧倚银台注秋水。 鬅松两鬓雾半垂,欲下犀梳不能理。 春云暖雨桃胶香,调兰抹麝试新妆。 岂无膏沐污颜色,思此佳人日断肠。 君不见望仙结绮螺千斛,隋家但写双蛾绿。 白发宫人奈老何,转头依旧庭花曲。 |
| 淮阴古壮士,甚感漂母情。 而况我同气,由来恩爱并。 一朝遭世患,舍之以徂征。 惟当欲去时,涕泗下交倾。 荏苒岁年莫,两鬓各星星。 每念焚须事,怛焉心内惊。 老去成飘荡,所志在偷生。 顾往申申詈,詈我久远行。 我欲喻中怀,独有弦歌声。 弦歌清且悲,一鼓泪已零。 再鼓三叹息,四座不忍听。 可随晨风去,长跪陈素情。 |
| 衰草残阳三万顷。 不逢飘零,天外孤鸿影。 几许凄凉须痛饮。 行人自向江头醒。 会少离多看两鬓。 万缕千丝,何况新来病。 不是离愁难整顿。 被他引惹其他恨。 |
| 曾听鹿鸣逢世乱,因披羽服隐衡阳。 几多事隔丹霄兴,三十年成两鬓霜。 芝朮未甘销勇气,风骚无那激刚肠。 中朝旧有知音在,可是悠悠入帝乡。 |
| 论文说剑更争棋,五十年来两鬓丝。 无事可为甘袖手,有山如画且题诗。 望中禾黍秋风粒,梦后芭蕉夜雨枝。 小几映窗承落日,双钩古帖坐教儿。 |
| 豢成凋郡力难任,雪上加霜两鬓侵。 四五更头猿鹤梦,数千里外鹡鴒心。 老来倍觉光阴促,休去方知意味深。 陶白邵诗消遣具,晚窗无事且微吟。 |
| 月宿南斗穷何遣,爬沙脚手钝可咍。 一生冰清但糠粃,两鬓雪白独尘埃。 达人疑剑未免按,夷途荐毂谁当推。 公乎行矣断国论,能忘料理忍穷枚。 |
| 倦寐不知夜,开门风露深。 明河挂屋角,月出东山岑。 双犊卧啮草,满地梧桐阴。 蔌蔌堕落叶,翻翻动栖禽。 浮生谅余几,两鬓黄尘侵。 偶此值清赏,泠然得初心。 幽隐良足尚,吾盟在云林。 |
| 岸柳可藏鸦。 路转溪斜。 忘机鸥鹭立汀沙。 咫尺钟山迷望眼,一半云遮。 临水整乌纱。 两鬓苍华。 故乡心事在天涯。 几日不来春便老,开尽桃花。 |
| 河朔频河地早寒,城烟牢落水回环。 几番夜雨涨新岸,一片秋云归旧山。 君驷渐腾梅岭外,我车犹枕菊篱间。 潮人若问何如守,病骨支撑两鬓斑。 |
| 宦途滋味饱更谙,命薄于人分亦甘。 两鬓雪霜为小谏,六街泥雨趁常参。 便休禄仕饥寒累,强逐班行面目惭。 安得去如秉处士,板舆荣侍卧终南。 |
| 重入修门两鬓丝,延和累疏竭忠规。 立朝颇慕汲生戆,谋国不知晁氏危。 老去故人能有几,古来君子例无时。 传闻近事堪悲慨,说向重泉亦皱眉。 |
| 羞问胡奴乞米炊,君恩朴断老儋祠。 蚤赓殿阁微凉作,晚课田园杂兴诗。 洛下共游无在者,岩头末句欲传谁。 天公别有相裨补,素发星星两鬓垂。 |
| 江上西风晚。 野水兼天远。 云衣拖翠缕,易零乱。 见柳叶满梢,秀色惊秋变。 百岁今强半。 两鬓青青,尽著吴霜偷换。 向老来、功名心事懒。 客里愁难遣。 乍飘泊、有谁管。 对照壁孤灯,相与秋虫叹。 人间事,经了万千,这寂寞、几时曾见。 |
| 归来无计买青山,身在从渠两鬓斑。 朝退已忘迷柳院,梦回犹忆度榆关。 衰年坐我书千卷,别墅无君屋数间。 小巷闭门心自远,也知随处有商颜。 |
| 年年重五近佳辰。 蒲艾一番新。 满酌九霞香酝,寿君两鬓长春。 闺中美秀如何,赋得林下精神。 早办布袄,共为云水闲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