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淮海十年别,北归今几时。 镜中无旧发,囊底有新诗。 每恨为官缚,翻令见面迟。 清都游历事,还许俗人知。 |
| 能吟能画俱精到,多得声名在世间。 少病高年惟发白,为官远地却身闲。 深林有寺唐碑在,古庙无人楚竹斑。 物景可吟兼可画,乞君篇幅未应悭。 |
| 茗枕醒昼寝,粥盂供晚餐。 支离惭受粟,拓落笑为官。 幡影伽蓝古,铃声窣堵寒。 病多闲步屐,犹可据征鞍。 |
| 人情大率喜为官,达士何尝有所牵。 解印本非嫌薄禄,挂冠殊不为高年。 因通物性兴衰理,遂悟天心用舍权。 宜放襟怀在清景,吾乡况有好林泉。 |
| 胡为遭遇孰为官,朝野君亲各自欢。 敢向官途争虎首,尚嫌身累爱猪肝。 冰霜谷口晨樵远,星火炉边夜坐寒。 唯有报恩心未剖,退居犹欲佩芄兰。 |
| 林间风气杳无踪,欲遣谁人慰病慵。 丐友何颜堪著论,祭拿无泪可沾胸。 不知心逐摇摇旆,反为官怜楚楚松。 最是少眠多念处,暝鸦残月五更钟。 |
| 早岁雄文手自编,偶同闻喜听钧天。 漫为官去吾何取,肯寄诗来子定贤。 潘岳自怜头易白,士安况苦病相缠。 羡君身健须如漆,万里亨衢稳著鞭。 |
| 厚重公清誉蔼然,人言端似楚公贤。 为官不取横科势,佐郡何妨二十年。 徐貌价通常不变,阳城抚字已先传。 双旌原上行人泣,况是交亲泪迸泉。 |
| 为官长者得声名,唯诺公堂如父兄。 欲作汝南耆旧传,不须多语尽平生。 |
| 雨余清梦话踌躇,投晓敲门一纸书。 尺组却能羁壮士,寸心浑欲驾飞车。 清衫小吏谁知子,白发慈亲正念渠。 只道为官志三釜,而今那似守阎闾。 |
| 为官一十政,宦游五十秋。 平生忆何处,最忆是温州。 思远城南曲,西岑古渡头。 缘觞春送酒,红烛夜行舟。 不敢言遗爱,惟应念旧游。 凭君将此句,寄写谢公楼。 |
| 熊罴哮我东,虎豹号我西。 我后鬼长啸,我前狨又啼。 天寒昏无日,山远道路迷。 驱车石龛下,仲冬见虹霓。 伐竹者谁子,悲歌上云梯。 为官采美箭,五岁供梁齐。 苦云直簳尽,无以充提携。 奈何渔阳骑,飒飒惊烝黎。 |
| 平时镜里笑头颅,道我为官已近谀。 但遣馀年犹甲子,不妨绛老尚泥途。 |
| 崔令学陶令。 北窗常昼眠。 抱琴时弄月。 取意任无弦。 见客但倾酒。 为官不爱钱。 东皋春事起。 种黍早归田。 |
| 乘传来江表,观风遍斗南。 年丰仍物贵,民瘠为官贪。 浩浩良难测,元元恐弗堪。 二星奏天陛,勿谓此常谈。 |
| 矮屋两三间,无荣梦自安。 好山看不厌,终日坐忘飡。 书就松根读,琴来石上弹。 浮生闲是宝,何必望为官。 |
| 为官三载余,所得是清虚。 学就金丹法,修成玉检书。 乍归人客满,久出竹林疎。 怪我吟髭白,相欢相见初。 |
| 圣泽被卷阿,髫童亦置科。 两蜗从小竞,三家至今讹。 亦漫为官耳,其将奈若何。 岂关门户事,翁已老渔蓑。 |
| 君往为官处,江西寇已平。 狱閒空剑气,堂静响琴声。 有法催常税,无私得众情。 时方急贤路,名定达公卿。 |
| 昼永常支枕,宾来旋整冠。 日筛槐影细,风撼竹声乾。 壤沃耘耕少,人閒赋敛宽。 近知田舍乐,不记昔为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