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两论久研精,龙安受请行。 春城雨雪霁,古寺殿堂明。 白发老僧听,金毛师子声。 同流有谁共,别著国风清。 |
| 夜久村落静,徘徊杨柳津。 青山犹有路,明月已无人。 梦寐空前事,星霜倦此身。 尝期结茅处,来往蹑遗尘。 |
| 东南三千里,沅湘为太湖。 湖上山谷深,有人多似愚。 婴孩寄树颠,就水捕鷠鲈。 所欢同鸟兽,身意复何拘。 吾行遍九州,此风皆已无。 吁嗟圣贤教,不觉久踌蹰。 |
| 人皆期七十,才半岂蹉跎。 并出知己泪,自然白发多。 晨兴为谁恸,还坐久滂沱。 论文与晤语,已矣可如何。 |
| 沦老卧江海,再欢天地清。 病闲久寂寞,岁物徒芬荣。 借君西池游,聊以散我情。 扫雪松下去,扪萝石道行。 谢公池塘上,春草飒已生。 花枝拂人来,山鸟向我鸣。 田家有美酒,落日与之倾。 醉罢弄归月,遥欣稚子迎。 |
| 祖帐临伊水,前旌指渭河。 风烟里数少,云雨别情多。 重叠受恩久,邅回如命何。 东山与东阁,终异再经过。 |
| 霜露肃时序,缅然方独寻。 暗溪迟仙侣,寒涧闻松禽。 寂历兹夜永,清明秋序深。 微波澹澄夕,烟景含虚林。 素志久沦否,幽怀方自吟。 |
| 平明登古戍,徙倚待寒潮。 江海方回合,云林自寂寥。 讵能知远近,徒见荡烟霄。 即此沧洲路,嗟君久折腰。 |
| 汉将承恩久,图勋肯顾私。 匈奴犹未灭,安用以家为。 郢匠虽闻诏,衡门竟不移。 宁烦张老颂,无待晏婴辞。 甲乙人徒费,亲邻我自持。 悠悠千载下,长作帅臣师。 |
| 江汉久分路,京关重聚吟。 更为他夜约,方尽昔年心。 月隔明河远,花藏宿鸟深。 无眠将及曙,多是说山阴。 |
| 杨子谈经所,淮王载酒过。 兴阑啼鸟换,坐久落花多。 径转回银烛,林开散玉珂。 严城时未启,前路拥笙歌。 |
| 乡人去欲尽,北雁又南飞。 京洛风尘久,江湖音信稀。 旧山知独往,一醉莫相违。 未得辞羁旅,无劳问是非。 |
| 自顾无功劳,一岁官再迁。 跼身班次中,常窃愧耻焉。 加以久荒浪,惛愚性颇全。 未知在冠冕,不合无拘牵。 勤强所不及,于人或未然。 岂忘惠君子,恕之识见偏。 且欲因我心,顺为理化先。 彼云万物情,有愿随所便。 爱君得自遂,令我空渊禅。 |
| 吾从释迦久,无上师涅槃。 探道三十载,得道天南端。 非胜适殊方,起喧归理难。 放弃乃良缘,世虑不曾干。 香界萦北渚,花龛隐南峦。 危昂阶下石,演漾窗中澜。 云盖看木秀,天空见藤盘。 处俗勒宴坐,居贫业行坛。 试将有漏躯,聊作无生观。 了然究诸品,弥觉静者安。 |
| 古寺传灯久,层城闭阁闲。 香花同法侣,旌旆入深山。 寒磬虚空里,孤云起灭间。 谢公忆高卧,徒御欲东还。 |
| 龙泉闲古匣,苔藓沦此地。 何意久藏锋,翻令世人弃。 铁衣今正涩,宝刃犹可试。 倘遇拂拭恩,应知剸犀利。 |
| 迢迢东郊上,有土青崔嵬。 不知何代物? 疑是巴王台。 巴歌久无声,巴宫没黄埃。 靡靡春草合,牛羊缘四隈。 我来一登眺,目极心悠哉。 始见江山势,峰叠水环回。 凭高视听旷,向远胸襟开。 唯有故园念,时时东北来。 |
| 休沐君相近,时容曳履过。 花间留客久,台上见春多。 松色明金艾,莺声杂玉珂。 更逢新酒熟,相与藉庭莎。 |
| 汉将承恩久,图勋肯雇私。 匈奴犹未灭,安用以家为。 郢匠虽闻诏,衡门竟不移。 宁烦张老颂,无待晏婴辞。 甲乙人徒费。 亲邻我自持。 悠悠千载下,长作师臣师。 |
| 颁条忝贵郡,悬榻久相望。 处士同杨郑,邦君谢李疆。 讵知方拥彗,逢子敬惟桑。 明朝蓬户侧,会自谒任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