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高僧住太白,给侍来天童。 东岭极遐旷,西岩亦玲珑。 神龙宅其巅,风云自相通。 久别劳梦寐,何当返山中。 |
| 芒鞋朝踏雨,来自赤城山。 久别翻生面,相看各老颜。 开樽茅屋裹,煮茗竹林间。 此去须荣遇,宁愁计路难。 |
| 十八年前梦,宜都薄即君。 沙头能遇我,客里暂论文。 久别欣同事,方驩叹失群。 隔宵犹一见,千古遂相分。 |
| 澄江诘曲峡中天,远使归时驻画船。 久别忽经星一纪,暂来才见月三弦。 劳生草草真徒尔,陈迹依依亦怆然。 回首越城何处是,山南渺莽祇云烟。 |
| 玻璃江上送残春,叠鼓催颿过玉津。 蜀苑莺花初破梦,巴山风月又关身。 幅巾久别忘朝帻,短剑惟思隐市尘。 莫倚诸公容此老,西曹那许吐车茵。 |
| 杏花开过尚轻寒,尽日无人独倚阑。 久别名山凭梦到,每思旧友取书看。 尘埃幸已赊腰折,富贵深知欠面团。 老去逢春都有几? 一杯行复送春残。 |
| 引镜忽自照,山野良足嗤。 定无貂蝉冠,罩此麋鹿姿。 寒饥走世路,须发罥蚕丝。 归来频自叹,久别舍前溪。 输与傍邻子,钓舸弄涟漪。 空怀万卷富,共叹三纲欹。 秋原山杳杳,脱叶风披披。 早路已相失,好取桑榆西。 |
| 南北相望各一天,江湖久别思凄在。 迢遥道路三千里,倏然光阴五六年。 清节立朝君可羡,白头为客我堪邻。 折梅难寄江南信,惟有新诗数十篇。 |
| 久别何人与砭盲,新诗见寄味偏长。 求仙已得丹升鼎,凿石仍成玉作堂。 暖日松筠香北牖,清风书卷散东床。 静中剩得无穷味,笑看蜂衙早晚忙。 |
| 南风久别忽言还,又苦河流九曲湾。 若要顺风兼顺水,柂头背指谢家山。 |
| 支公兼有董狐才,史传修成乙夜开。 天子远酬丹诏去,高僧不出白云来。 眉毫久别应垂雪,心印休传本似灰。 若念重瞳欲相见,未妨西上一浮杯。 |
| 支公兼有董狐才,史传修成乙夜开。 天子远酬丹诏去,高僧不出白云来。 眉毫久别应垂雪,心印休传本似灰。 若念垂瞳欲相见,未访西上一浮杯。 |
| 笑把青藜杖,远游黄鹤城。 雨消战伐气,春生弦诵声。 相从未有约,久别难为情。 东望思渺渺,江长秋月明。 |
| 我今即有湖南役,准拟扁舟泊耒阳。 敬谢此图非久别,会倾桂酒奠椒浆。 |
| 御儿溪北浣征衣,重拂苍苔旧钓砚。 有弟对壮思久别,呼儿置酒话迟归。 |
| 柳色西门路,看公上马时。 亦知非久别,不奈自成悲。 白发刘宾客,青衫杜拾遗。 分留端有待,剩赋竹枝词。 |
| 久别思方切,同来宿弊庐。 闲听一夜话,胜读十年书。 拙喜交情在,贫惭主礼疏。 共嗟高会少,且愿更踌躇。 |
| 虐焰熏天,而公以勺水欲救其燎原。 观公之帖,虽久别之一见,亦将以归之时数之自然。 胸中所处者素定,宜其敢于撄豺之锋,而吐天下之公言也。 |
| 可人久别喜逢迎,分坐南窗晓放晴。 竹所多时无此乐,梅兄一笑让渠清。 字如晋样神饶韵,诗比唐人语更精。 隽永韦编有真味,更须分我一杯羹。 |
| 久知难久别,飞约到柴门。 唤起雨窗困,踏开岚径昏。 世情忙外看,交道淡中存。 何日巳公屋,新诗得共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