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切法无差,水牛生象牙。 莫将无量义,欲觅妙莲华。 |
| 放麑念号鸣,易牛怜觳觫。 仁心谁独无,天机或待触。 悠悠寄宇宙,往往狥口腹。 君子一饱适,庖事不到目。 宁知刀俎间,宛转无声哭。 空蜚与土穴,暴殄无遗育。 况此佳风味,世肯贷尔族。 炳炬擒爬沙,免介荐膏馥。 向来横戈怒,不救摇牙酷。 酱浴酒拍浮,方法忍抄录。 躁扰至绝命,耳闻痛在肉。 淡茹吾能事,晚食媚山蔌。 |
| 书法光芒晋永和,后来摹写不胜多。 考论又得桑夫子,兰渚风流转不磨。 |
| 鲁国笔端昭日月,将近山书法得春秋。 |
| 拈花示病元来怕,遇酒逃禅却未真。 三古绝编徒自圣,二王书法恐非臣。 |
| 群贤修禊,书法遂东。 永欣之传,盛于越中。 褚虽莫留,犹有远公。 至今千岩,飒然清风。 |
| 病入新年起甲寅,轲心不动五侯春。 史曹非据惭书法,衮职无亏滥诤臣。 荏苒未除金马籍,蹒跚空笑玉楼人。 穷簷抱影时相吊,一指南禅四大身。 |
| 心潜书法,神造诗境。 予意是时,万念从屏。 乐非外骛,自得隽永。 坐令尘埃,顿发深省。 |
| 心正能教笔不欹,古来书法独公知。 颜筋柳骨留萧寺,总是甘棠去后思。 |
| 世历嬴刘周典尽,经由孙沈古音休。 更嗟书法开元坏,不易肩吾字字求。 |
| 有底春风能好事,解将刀尺翦青天。 知君新得草书法,旋卷碧云供小笺。 |
| 爱士风流古,繙书气味长。 诗家入陶谢,书法到颜杨。 竹石故无恙,人琴今则亡。 二龙天下秀,一一看增光。 |
| 苍籀书法祖,斯冰篆家豪。 昔人锋在笔,今子锋在刀。 收功棠豀金,不礼山中毛。 囊锥脱颖出,镌崖齐天高。 |
| 书法光茫晋永和,后来摹写不胜多。 考论又得桑夫子,兰渚风流转不磨。 |
| 有底春风能好事,解持刀尺翦青天。 知君新得草书法,旋卷碧云供小牋。 |
| 结字清而峻,用笔精而稳。 虽笺以粉,而墨迹犹未损。 公之功名,予固未暇论。 而所谓书法,要必有所本矣。 |
| 为御史而称其铁面,宜笔力之健。 尹成都而琴鹤以行,宜字体之清。 书法何出,心即其物,可以比魏公之笏。 |
| 苏公书法自颜行,犹谓蔡公居第一。 我穷颇亦类贾胡,笔势翩翩疑可识。 |
| 石君得书法,弄笔岁月久。 经营妙在心,舒卷功随手。 惟兹逸群气,扶驾须斗酒。 作堂名醉墨,挥洒动墙牖。 安得浊酒池,淋漓看濡首。 但取继张君,莫顾颠名丑。 |
| 六等胜如诛独柳,二张纵活亦何颜。 太师死后犹书法,水部刑章托颂间。 最忆海青投乐器,绝怜甄济隐青山。 中兴碑下奸臣惧,天道何尝不好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