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薄阴疏雨湿春容,两岸增添绿与红。 短棹悠悠了无事,却怜云水旧匆匆。 |
| 正怜云水与心违,湖上亭高对翠微。 尽日不妨凭槛望,终年未必有家归。 青蝉渐傍幽丛噪,白鸟时穿返照飞。 此地又愁无计住,一竿何处是因依。 |
| 万物有常性,性无不贵生。 风翔与骏奔,一一远害情。 鴥彼沙上鸥,皎皎霜雪明。 月宿沧洲静,日浴沧浪清。 何以狎溪人,溪人澹无营。 循循自饮啄,往往相逢迎。 徘徊两无猜,何慕复何惊。 客有怀依依,云水言将归。 逐尔群鸥乐,群鸥尔勿飞。 此心未忘者,天机非杀机。 |
| 隼旟归洛知何日,鹤驾还嵩莫过春。 惆怅香山云水冷,明朝便是独游人。 |
| 尘刹分身看化机,青烟几处午家炊。 面墙坐照丛林事,持钵丐缘云水饥。 出谷鸟传春次第,漾舟人爱月相随。 归来定有饱参句,笑解枯禅篾肚皮。 |
| 堪嗟五伯争周烬,可笑三分拾汉馀。 何似不才闲处坐,平时云水绕衣裾。 |
| 得得无修。 无惑无求。 放心闲、无喜无忧。 逍遥自在,云水闲游。 趣空中玄,玄中妙,妙中幽。 落魄婪耽,垢面蓬头。 恣陶陶、真乐歌讴。 随缘一饱,真个风流。 这般来,无无来,有有来由。 |
| 一棹夷犹石壁来,寺门杂树向溪开。 七言粗可供诗本,十幅谁能致袜材。 想见高情澹云水,未嗟陈迹掩莓苔。 倦游到处浑如昔,欲住还成破雨回。 |
| 浮屠清净世难伦,细行威仪总是真。 方外未能无职事,人间应识有君臣。 灵山一会闲缘了,劫石三生拂性纯。 从此坦然云水客,木人花鸟度青春。 |
| 两堂云水尽分拏,王老师能验正邪。 利刀斩断具亡像,千古令人爱作家。 此道未丧,知音可嘉。 凿山透海兮唯尊大禹,炼石补天兮独贤女祸。 赵州老,有生涯,草鞋头戴较些些。 异中来也还明鉴,只个真金不混沙。 |
| 天寒发梅柳,忆昔到襄州。 树暖然红烛,江清展碧油。 风烟临岘首,云水接昭丘。 俗尚春秋学,词称文选楼。 都门送旌节,符竹领诸侯。 汉沔分戎寄,黎元减圣忧。 时追山简兴,本自习家流。 莫废思康乐,诗情满沃洲。 |
| 云水闲情,松筠雅操,根穷入道真诀。 扫雾驱烟,磨炼志如铁。 慨然不改箪瓢乐,廓愚谷,聪明养素拙。 放胸襟,取兴狂吟,右笔楮面挥彻。 虎龙发怒,盘旋万丈,艳喷词翰,*锦清绝。 静里功夫,神用至灵泄。 如如性月。 光全露,表耀古明今圆若缺。 混希夷一气,纵横八表,真体无别 |
| 吾徒一笑似关天,离合胡宁付偶然。 梦境萍蓬渺云水,旧游花柳更风烟。 交情缱绻今犹昔,妙句传抄喜欲颠。 廷尉归须结袜客,为公饱饭计留年。 |
| 鉴像谷神,云心月影。 閒閒不宰於功,历历无私於应。 莫问正偏,谁论动静。 自方自圆,谁欠谁剩。 能来异类中行,常处那伽大定。 云水丛林自恣人,果如是也须相庆。 |
| 南风起别袂,心到衡湘间。 归客楚山远,孤舟云水闲。 爱君采莲处,花岛连家山。 得意且宁省,人生难此还。 |
| 云水入荆湘,古来鱼鸟乡。 故关重隔远,春日独行长。 山溜含清韵,江雷吐夜光。 郡中词客会,游子更升堂。 |
| 周郎三十馀,天子赐鱼书。 龙节随云水,金铙动里闾。 松声三楚远,乡思百花初。 若转弘农守,萧咸事不如。 |
| 移居入村宇,树阙见城隍。 云水虽堪画,恩私不可忘。 猿涎滴鹤氅,麈尾拂僧床。 弃逐随樵牧,何由报稻粱。 歌乐听常稀,茅亭静掩扉。 槎来垂钓次,月落问安归。 远客传烧研,幽禽看衲衣。 眼前无俗事,松雨蜀山辉。 |
| 云水老身,丛林陈人。 发毛已雪,鼻气犹春。 平等应缘也心心佛佛,自然说法也刹刹尘尘。 回途复妙,弄假像真。 |
| 节棱棱而老松之孤,心空空兮修竹之癯。 雪霜之气,丘壑之躯。 云水之去就,丛林之典模。 放开来底,相识也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