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松竹行才尽,香城绝世尘。 倚岩开半殿,凿石见全身。 钟鼓中天晓,烟花上界春。 出门重稽首,愿值下生辰。 |
| 破壁题名满,往还如置邮。 山河万里道,车马片时休。 白日初腾晓,凉蝉已唤秋。 便添山野兴,咫尺帝王州。 |
| 金吾不必问行由,此去逍遥物外游。 半坞白云藏宿雾,一声横笛下归牛。 喜瞻杰阁三生像,藐视业林四海州。 为写濯缨疏拙句,谁言墨迹至今留。 |
| 琳宫金刹接林峦,一径潜通竹树寒。 是处尘埃皆可息,时清终未忍辞官。 |
| 绿篠寒松小翠微,鱼声寂寂鼓声稀。 山头远见龟屏出,海峤谁迁石笋归。 欲得鬼神添岭桧,却愁风雨断天衣。 醵钱欲作翚飞观,一钵无妨厌蕨薇。 |
| 幽刹寻春傍翠微,游人谁解惜芳菲。 阴晴野日不常见,红白路花相杂飞。 一世功名催俊杰,千金歌舞属轻肥。 左迁病守真无用,试学山公倒载归。 |
| 罢惫得休假,衣冠倦趋翔。 挟书聊自娱,解带寺东廊。 六龙高徘徊,光景在我裳。 冬屋稍暄暖,病身更强梁。 从我有不思,舍我有不忘。 问谁可与言,摧手此徜徉。 婉婉吾所爱,新居乃邻墙。 寄声能来游,维用写愁肠。 |
| 内阁临边贵,銮坡主席优。 赋诗嘉赵孟,载酒饯韩侯。 何幸江城守,容陪禁序游。 烟霄惭久隔,声气荷相求。 笑语随春煦,欢酣永日留。 百分传醆斝,五熟荐包羞。 西望千兵盛,东归两桨浮。 感时嗟老病,去国动离忧。 遂别青云友,重为沧海州。 应怜旧簪履,犹着故巾褠。 衮字荣褒宠,琼琚乏报投。 惟将夸远俗,歌咏入吴讴。 |
| 故园楼台千佛寺,新城歌舞万人家。 |
| 山北山南佛寺开,烟销日出更崔嵬。 读书谁伴谪仙老,沽酒要须陶令来。 |
| 不到龙门十载强,断崖依旧挂斜阳。 金银佛寺浮佳气,花木禅房接上方。 羸马暂来还径去,流莺多处最难忘。 老僧不作留人意,看水看山白发长。 |
| 秋风水上亭,独坐望郊坰。 佛寺山偏好,渔家地亦腥。 桑枯因抱蝎,草腐自生萤。 踏月归林下,柴扉尚未扃。 |
| 主翁面貌不堪夸,却是书中意味华。 因地成楼平似陟,开林见树直仍斜。 竟日清幽来佛寺,有时问答觉人家。 厌随权势贪情话,算杀把鸡愧满车。 |
| 多景楼中昼掩扉,画梁不敢住乌衣。 禅房花木兵烧杀,佛寺干戈僧怕归。 山雨欲来淮树立,潮风初起海云飞。 酒尊未尽登舟急,更过金焦看落晖。 |
| 冶城迤逦过清凉,城脚连云一带长。 佛寺仙宫更游苑,杖藜知费几诗章。 |
| 当年梁武造佛寺,子云飞帛书萧字。 李君得字煨烬中,建立小室有深意。 如今静室傍花岩,此室比心为一致。 峰峦底里着轩窗,明月清风为谁至。 三千世界阔如许,杂遝喧嚣鼎方沸。 铜炉添穗坐结趺,更倩白云锁苍翠。 |
| 笛声风暖野梅香,湖上凭阑日渐长。 一样楼台围佛寺,十分烟雨簇渔乡。 鸥横残葑多成阵,柳映危桥未着行。 终约吾师指芳草,静吟闲步岸华阳。 |
| 谛看轩轩面翠微,暂来登此已忘机。 地连佛寺楼台古,泉落山田稻蟹肥。 晓径忽穿清气入,夜船多载白云归。 世人谁识红尘处,终老功名未拂衣。 |
| 挥策度绝壑,撑空见楼台。 丹崖几千仞,中有佛寺开。 老僧如远公,譍门走蒿莱。 下马问所适,褰衣指崔嵬。 飞阑倚石磴,旷荡无纤埃。 坐久意颇惬,爽气生樽罍。 仙棺是何人,蜕骨藏莓苔。 举酒一酌之,妈然偿我怀。 丹砂固未就,白鹤何时来。 不如生前乐,长啸且衔杯。 |
| 驱羸度斜影,恨不与子俱。 梅花忽照眼,炯若冰玉臞。 暝投佛寺宿,忆子曾寄躅。 摩挲壁间诗,虽昏尚能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