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魏公番禺归,逢子芜江口。 赠以越王头,还同月支首。 割鲜为饮器,津浆若美酒。 我独愧先生,馔致崇师友。 应知愈饥渴,况是怀思久。 |
| 衣上年年泪血痕,只将怀抱诉乾坤。 如今主圣臣贤日,岂致人间一物冤。 如病如痴二十秋,求名难得又难休。 回看骨肉须堪耻,一著麻衣便白头。 戚里称儒愧小才,礼闱公道此时开。 他人何事虚相指,明主无私不是媒。 方寸终朝似火然,为求白日上青天。 自嗟辜负平生眼,不识春光二十年。 |
| 苏张姓字炳如丹,遍历遐荒觉世宽。 龙勒殊勋标绝域,麟宫奇节障狂澜。 二千里外河源远,十九年间海上寒。 二子精忠君勉继,归来锦领万人看。 |
| 束带将朝日,鸣环映牖辰。 能令谏明主,相劝识贤人。 遗挂空留壁,回文日覆尘。 金蚕将画柳,何处更知春。 女史悲彤管,夫人罢锦轩。 卜茔占二室,行哭度千门。 秋日光能淡,寒川波自翻。 一朝成万古,松柏暗平原。 |
| 清歌曲曲酒巡巡,一举金蕉五十分。 山影与天都在水,风光为月不留云。 节回路口千门待,乐过湖心四岸闻。 莫笑闲官奉欢席,自来蒿艾近兰薰。 |
| 衰病增加我斗谙,头风目眩一般般。 纵逢杯酒都无味,任听笙歌亦寡欢。 朝退便思亲枕簟,客来多倦著衣冠。 行行渐近悬车岁,转恐君恩报答难。 |
| 停骖曾送柳边舟,忽忽今冬病故秋。 望远溪山常入梦,写残书信只成愁。 明心坐断三千佛,谒帝行归十二楼。 临水忆君谁复信,乱烟凄暮白芦洲。 |
| 得召丘墙泪却频,若无公道也无因。 门前送敕朱衣吏,席上衔杯碧落人。 半夜笙歌教泥月,平明桃杏放烧春。 南山虽有归溪路,争那酬恩未杀身。 |
| 水中古磬世莫识,扣之能鸣人始惊。 前朝文物最博雅,庐陵侍郎先得名。 淮河东游色惆怅,忍使至宝成凋丧。 苍茫何代没泥沙,憔悴当时杂盆盎。 归来设虡当特悬,扣击往往遗音传。 奇文漫灭科斗迹,雨气缠结皎龙涎。 是时周庙朝殷鼾,师襄南逾叹修阻。 海门风起商声哀,万里孤臣泪如雨。 凤鸟一去不可闻,宜尔孙子多才文。 高堂出此坐叹息,瞑色... |
| 栽花未免惜花残,忙里应须护小栏。 何似长松与修竹,不妨耐久静中看。 |
| 从辞凤阁掌丝纶,便向青云领贡宾。 再辟文场无枉路,两开金榜绝冤人。 眼看龙化门前水,手放莺飞谷口春。 明日定归台席去,鶺鴒原上共陶钧。 |
| 崩岸惊涛不可闻,新湍陡处手初分。 共听夜雨还伤我,独趁秋风却羡君。 东阁只嬴抄秘本,北山重补未耕云。 明朝泪落芦沟上,也解随流逐卫濆。 |
| 德望居朝大吕轻,眷思难怫丐归情。 履声暂去端门晓,刀梦新占虎节荣。 有道致君三任喜,无心贪龙一麾行。 天衷只恐思耆旧,不待黄堂报政成。 |
| 得贤方慕北山莱,赤白中天二府开。 功谢萧规惭汉第,恩从隗始诧燕台。 曾留上主经过迹,更费高人赋咏才。 自古落成须善颂,扫除东阁望公来。 |
| 早谒龙门鬓未秋,暮年乃复接英游。 海濒已幸见公子,瓜垄仍烦访故侯。 霖雨即陪诸老进,德星肯为一方留? 西城柳色青如许,欲挽长条特地愁。 |
| 皂盖凌虚岂易陪,扪参那复欢高哉。 云关处尘踪断,松盖阴中宝地开。 戎幕寇平高卧鼓,宾筵诗罢细衔杯。 笑谈疑在青冥上,坐近中天两两台。 |
| 关河豁静晓云开,承诏秋祠太守来。 山霁莲花添翠黛,路阴桐叶少尘埃。 朱轓入庙威仪肃,玉佩升坛步武回。 往岁今朝几时事,谢君非重我非才。 |
| 时来遇明圣,道济宁邦国。 猗欤瑚琏器,竭我股肱力。 进贤黜不肖,错枉举诸直。 宦官既却坐,权奸亦移职。 载践每若惊,三已无愠色。 昭昭垂宪章,来世实作则。 |
| 化龙陂迥照旌旗,怀玉峰高缓马羁。 地接乡关犹昼锦,人从国老借元龟。 一州如斗何劳者,六合同风要在兹。 此去未能温坐席,却随春到凤凰池。 |
| 人物雄三楚,师传自五峰。 求仁居广大,学道到从容。 世仰堂堂表,天知磊磊胸。 斯文真不幸,海内失儒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