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谷雨已十日,不散阴云顽。 夜风翼腐草,借光蒲苇间。 往来自相照,似欣天地宽。 何时东方白,红日开云端。  | 
| 机丝波影借光华,巴女临流住几家。 争向芳菲偷锦样,织成平白溅江花。  | 
| 古者贝为货,庶物赖以通。 後世贵铜臭,退处书几中。 楮生借光辉,文字传亡穷。 言利古所羞,孰谓汝不逢?  | 
| 照水依山只自奇,晞风沐雨借光辉。 冰肌不受红尘涴,赪颊从教酒晕肥。  | 
| 英英白云浮在天,下无根蒂旁无连。 西风来吹欲消散,落日起望心悠然。 愿回羲和借光景,常使秀色当檐边。 时来不道能为雨,直以无心最可怜。  | 
| 老氏有至言,所贵知我稀。 鄙夫急自衒,岂复择所归! 君看珠在渊,草木借光辉。 所以古达人,怀玉被褐衣。 吾庐大泽中,岁苦水半扉。 朱门固自好,我亦未必非。  | 
| 当生不生,借光现三十六应。 当灭不灭,忘照摄千百亿身。 只如绝去,来无动静。  | 
| 翰林历历侵华盖,禁掖明朝侍紫微。 自昔词臣最清切,帝宸高拱借光辉。  | 
| 车站分明在路旁,车中腹背变城墙。 心雄志壮钻空隙,舌敞唇焦喊借光。 下不去,莫慌张,再呆两站又何妨。 这回好比笼中鸟,暂作番邦杨四郎。  | 
| 一振声华入紫薇,三开秦镜照春闱。 龙门旧列金章贵,莺谷新迁碧落飞。 恩感风雷宜变化,诗裁锦绣借光辉。 谁知散质多荣忝,鸳鹭清尘接布衣。  | 
| 林壑苍茫渺一涯,辱化词藻借光华。 大声岂直金投地,清梦悬知笔有花。 不似罢兵初度岭,应同奏疏早名家。 曳裾未惬平生志,常恐追锋侍绛纱。  | 
| 放萤去,不须留,聚时年少今白头。 架中科斗万馀卷,一字千回重照见。 青云杳渺不可亲,开囊欲放增余怨。 且逍遥,还酩酊,仲舒漫不窥园井。 那将寂寞老病身,更就微虫借光影。 欲放时,泪沾裳。 冲篱落,千点光。  | 
| 甓社湖中有明月,淮南草木借光辉。 故应剖蚌登王府,不若行沙弄夕霏。  | 
| 金借颜色月借光,作团稼绿缀深黄。 合令范晔添成传,曾向维摩饭此香。 尚忆披御赐,颇疑妙舞簇霓裳。 当陪玉树栽天上,肯学夭桃露短墙。  | 
| 静居门巷似乌衣,文采风流众所归。 别乘同来二千石,化民曾寄十三徽。 寒香亭下方遗爱,吏隐堂中已息机。 暂与计司参婉画,百城官吏借光辉。  | 
| 煮海摅忠论,潢池讋武威。 分符留惠爱,持节借光辉。 阀阅伊谁似,功名与愿违。 未前宣室问,遽作九原归。  | 
| 眉目十分,精神一段。 岩高释迟,木老春来缓。 古涧明月宾,青山白云伴。 借光何处不分身,刹刹尘尘谁解唤。  | 
| 写出老僧,形容可憎。 秋生眼角,雪点眉棱。 胸次有丘壑,口头无葛藤。 功忘自据菩提座,照尽谁传般若灯。 借光施设,恰恰相应。  | 
| 雪皎花明夜不迷,借光何假更然脐。 咏吟自我形长短,斟唱从渠付浅低。 谁识摽梅诗什赋,绝胜红叶御沟题。 明朝杖履山行去,约束牛羊勿践蹊。  | 
| 贤侯佳节初开燕,谁是风流晋孟嘉。 已判百年唯白发,不羞九日对黄花。 拥旄遥佩藩臣印,把盏重来刺史家。 希事此邦应未有,一时千里借光华。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