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休卧元龙百尺楼。 眼高照破古今愁。 若不擎天为八柱,且学鸱夷,归泛五湖舟。 万里西南天一角,骑气乘风,也作等闲游。 莫道玉关人老矣,壮志凌云,依旧不惊秋。 |
| 小阁高原最上头,下床莫遣许公羞。 如今老罢栏边意,不是元龙百尺楼。 |
| 且卧元龙百尺楼,难忘江海一扁舟。 西山爽气助诗兴,忽有碧云生暮愁。 |
| 老骥千里志,元龙百尺楼。 想同湖海心,逸气横清秋。 |
| 利欲驱人万火牛,江湖浪迹一沙鸥。 日长似岁闲方觉,事大如天醉亦休。 砧杵敲残深巷月,井梧摇落故园秋。 欲舒老眼无高处,安得元龙百尺楼。 |
| 共醉元龙百尺楼,方知尘世已高秋。 举头把酒问明月,许我乘风归去不。 |
| 饱闻会稽道中好,未似隐几来归舟。 衰鬓犹堪扶槛笑,长江故作拍天流。 知容遥集几两屐,约胜元龙百尺楼。 时换薰炉办幽事,孤鸿落处有汀洲。 |
| 瀛海茫茫又晚秋,瀛山漠漠几浮沤。 人间底事登高处,来上元龙百尺楼。 |
| 昏宦冥冥堕急流,羡君高谢此笼囚。 能诗似是林和靖,博古宁惭许散愁。 上药化金才顷刻,虚舟触物信沉浮。 何时我亦休官去,对卧元龙百尺楼。 |
| 之子于人第一流,于山也独拔其尤。 高亭未与山相称,直起元龙百尺楼。 |
| 君虽为我此迟留,别後凄凉我已忧。 不见便同千里远,退归终作十年游。 恨无扬子一区宅,懒卧元龙百尺楼。 闻道鵷鸾满台阁,纲罗应不到沙鸥。 |
| 回首元龙百尺楼,一时诗酒记同游。 好山历历在人眼,流水滔滔任客舟。 归雁欲从何处去,落花恨不为春留。 锦囊佳句无人间,自别君来白尽头。 |
| 九日黄花笑白头,分将牢落付林丘。 半川暝色聊偿梦,别岭秋声旋寄愁。 江国经年成浪语,匡庐入手是真休。 未能免俗须登陟,睨视元龙百尺楼。 |
| 扶桑大茧如瓮盎,天女织绡云汉上。 往来不遣凤衔梭,谁能鼓臂投三丈。 人间刀尺不敢裁,丹青付与濠梁崔。 风蒲半折寒雁起,竹间的皪横江梅。 画堂粉壁翻云幕,十里江天无处着。 好卧元龙百尺楼,笑看江水拍天流。 |
| 愁。 知不。 空白头。 心事惊秋。 归兴满沧洲。 貂蝉虽出兜鍪。 功名有愧黑貂裘。 夷齐与盗跖总荒丘。 无非遽遽栩栩梦庄周。 空教笑倒江上烟雨汀鸥。 一琴一剑一童一鹤一花瓯。 自不须苦苦高卧元龙百尺楼。 著眼看翻云覆雨处豪杰总成羞。 牙旗金甲蹇驴破帽穷通一任前修。 五湖千万顷明月则尽可棹歌横钓舟。 |
| ... 问子去何为,岂是事干谒。 往访蓬莱翁,欲换诗仙骨。 此行遇故知,茂林有清樾。 元龙百尺楼,千钧引一发。 妙年负壮志,三军不可夺。 不见韩致光,虎须手曾捋。 不见烛之武,虽老更奇崛。 一杯壮行色,肯作儿女别。 朔风正凝寒,柳已不堪折。 赠子一枝梅,掉我三寸舌。 临风语未终,长江橹声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