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上高楼恨有余,登临事往竟成虚。 已无阁老履絇迹,徒认匡公水竹居。 珮玉声流池尽处,琅玕影动月来初。 从今便结东林社,晓钵高擎老衲如。 |
| 四灵殁后谁知已,惟有清香满旧枝。 头白山僧犹爱客,为曾亲见老师时。 |
| 九九方终暖日阳。 春和崇义,无梦天长。 十方三界恣游行,炎夏还逢,不觉秋霜。 悟得真闲万事忘。 自然佚乐,心地清凉。 本来一点纵宽舒,散尽群魔,独现威光。 |
| 年年心与雪霜期,一点寒生古树枝。 昨夜故休相问信,隔窗无月坐移时。 |
| 先生姓刘,名俨,字敬思,钱塘人。 痛哭刘夫子,如今隔九泉。 感恩惟我在,卓行许谁宣。 汉向犹今系,梁訏复后贤。 家声俱溢耳,才望孰齐肩。 百氏遭渔猎,群经费讨研。 大镛知在序,巨笔信如椽。 美玉虽居璞,明珠必媚川。 荐章何恳恳,束帛竟戋戋。 东壁星辰表,西清雨露边。 班陪黄阁老,名厕玉堂仙。 礼乐皆新制,方舆有续编。 宣麻... |
| 秋风飒飒已华颠,男女犹赊嫁娶钱。 问道西轩空有梦,繙经南谷恐无缘。 登坟荐酒徒为尔,对佛拈花亦偶然。 回首白云无叫处,青山长在泪痕边。 |
| 舍舟遵微行,振衣游净域。 谁知登眺初,已动存没忆。 大篆揭巍堂,古句刻贞石。 辞翰固留今,身世悉成昔。 筠绿雨新霁,山寒窗易夕。 方怀露电悲,何有林泉适。 出睹阶上苔,一是旧形迹。 我心如涧水,欲流翻震激。 |
| 不道先师具大眼目,只道先师无肯路。 还有知得者麽,杨岐之衣到松源师祖不传,临终谓兄弟久聚。 正路行者有,只不能用黑豆法。 难以荷负正宗,临济佛法到此平沈。 痛哉痛哉,以此见先师,深得师祖之旨矣。 |
| 桂犀明辨不雷同,长忆先师品藻公。 风到如开香积国,月明疑在广寒宫。 含香结佩风宜月,累印怀香月称风。 酒里典弄幸犹在,先师酝藉孔林丛。 |
| 太素卜令宅。 希微启奥基。 玄冲纂懿文。 虚无承先师。 |
| 老子于此不浅,先师教我资深。 但使发乎情性,何愁呕出肝心。 |
| 吾本当初本姓孙。 马家门下结婚姻。 因为先师点破心。 各自分头觅主 |
| 吾本当初马半州。 因与先师说根由。 独坐圜墙向内修。 功成行满赴瀛 |
| 学力艰危见,精诚梦寐知。 众人虽莫察,吾道岂容欺? 雷雨含元气,蓍龟决大疑。 为儒能体此,端不负先师。 |
| 先师公案强名模,不解深藏负累渠。 是我杀我便偿命,如何年老解心孤。 |
| 邈得先师真,鼻孔不相似。 大悲院里归,驴鸣较些子。 |
| 先师遗训,余岂云坠! 四十无闻,斯不足畏。 脂我名车,策我名骥。 千里虽遥,孰敢不至! |
| 带角披毛异类身,寒灰枯木眼中尘。 虽然未曾先师意,争奈临行一著亲。 |
| 道吾当年不肯道,渐源中路没商量。 先师灵骨今犹在,无用扶锹上法堂。 |
| 金灶新和药。 银台旧聚神。 相看但莫怯。 先师应识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