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先王笔法源于苏,奕然世全繇庭趋。 奁中手泽他岂无,义与事比当特书。 巨编剪取删繁芜,盛心端可传遗孤。 百年小楷照乘珠,为问汗青谁董狐。 |
| 孜孜为善鸡鸣起,先王之道斯为美。 四十五十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 |
| 烟芜歌风台,此是赤帝乡。 赤帝今已矣,大风邈凄凉。 惟昔仗孤剑,十年朝八荒。 人言生处乐,万乘巡东方。 高台何巍巍,行殿起中央。 兴言万代事,四坐沾衣裳。 我为异代臣,酌水祀先王。 抚事复怀昔,临风独彷徨。 |
| 祥哀已踰月,遇子弹鸣琴。 安得不成声,子心异吾心。 十日成笙歌,尼父非好音。 先王礼有节,不可过於今。 莫作风入松,怀垅情未任。 一闻流水曲,归思在溪阴。 此焉吾所乐,目极送归禽。 |
| 孔门太山下,不见登封时。 徒有先王法,今为明主思。 恩加万乘幸,礼致一牢祠。 旧宅千年外,光华空在兹。 |
| 皇矣天宗,德先王季。 因心则友,克让以位。 爰命有司,式遵前志。 神其降灵,昭飨祀事。 |
| 紫清丹极与天邻,阖闢乾坤系笑嚬。 独为斯文回一顾,坐令吾道重千钧。 先王旧物参差见,列圣明谟次第陈。 墨客区区感荣遇,岂知深意在彝伦。 |
| 先王重至日,静息资微阳。 闭关绝商旅,后为不省方。 我独何为者,古寺严晨装。 酌酒饮僮仆,披裘冒朝霜。 眷彼道路人,熙然乐而康。 尊酒迭为寿,华衣冒鲜妆。 怀古固非士,远客亦可伤。 悠哉任行止,且复倾吾觞。 |
| 却狄安诸夏,先王社稷臣。 固应祠百世,何止活千人。 定策天知我,忘家帝念亲。 万方何以报,得疾为勤民。 |
| 耀德先王不耀兵,汪洋施泽在生灵。 孰违天戒并民欲,不爱邦家嗜虏庭。 作俑乱生诚有自,覆车势合亦难停。 山河异境伤王导,云海高翔羡管宁。 愿以丝毫裨汉室,岂无弓矢毙胡星。 愚翁事业空遗臭,经义分明战血腥。 |
| 客游厌城市,僧房见岩壑。 伟石罗众峰,寒砂结层堮。 为谷既窈窕,置岭复绵邈。 溪源互相注,花草纷已错。 空闻先王梦,徒观楚臣作。 行云在俛仰,北渚应酬酢。 天机契如幻,意匠起冥漠。 周流属多豫,寤寐欣所托。 有怀山中人,从尔芳杜若。 |
| 沙晴草软羔羊肥,玉肪与酒还相宜。 鸾刀荐味下曲蘖,酿久骨醉凝浮脂。 朝来清香发瓮面,起视绿涨微生漪。 入杯无声泻重碧,仅得一醉夫何为。 君不见先王作诰已刺讥,捂为为此尤可悲。 |
| 礼乐重开气象新,可堪词客转思莼。 先王信有神明策,此日能无老大臣。 水溢河渠劳饷馈,兵荒陇亩泣烟尘。 安危早慰苍生望,万顷芦花卧钓纶。 ¤ |
|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,刻石立作三犀牛。 自古虽有厌胜法,天生江水向东流。 蜀人矜夸一千载,泛溢不近张仪楼。 今年灌口损户口,此事或恐为神羞。 终藉堤防出众力,高拥木石当清秋。 先王作法皆正道,鬼怪何得参人谋。 嗟尔三犀不经济,缺讹只与长川逝。 但见元气常调和,自免洪涛恣凋瘵。 安得壮士提天纲,再平水土犀奔茫。 |
| 先王旧德在民心,著令称忠上意深。 堕泪行看会祠下,挂名争欲刻碑阴。 凄凉破屋尘凝坐,憔悴云孙雪满簪。 未信诸豪容郭解,却从他县施千金。 |
| 凤哉凤哉,啄琅玕,饮瑶池,栖昆仑之山哉。 中国有圣人,感和气,飞来飞来。 自歌自舞,先王册府,麒麟之台,羁雌众雏故山曲。 其鸣喈喈,其鸣喈喈,欲往衔之欻去来,去别鸾凤心徘徊。 明年阿阁梧桐花叶开,群飞凤归来,群飞凤归来。 |
| ...。 池之竭矣,不云自频,泉之竭矣,不云自中。 溥斯害矣,职兄斯弘,不烖我躬。 昔先王受命,有如召公。 |
| 次山有文章,可惋只在碎。 然长于指叙,约洁有馀态。 心语适相应,出句多分外。 于诸作者间,拔戟成一队。 中行虽富剧,粹美若可盖。 子昂感遇佳,未若君雅裁。 退之全而神,上与千载对。 李杜才海翻,高下非可概。 文与一气间,为物莫与大。 先王路不荒,岂不仰吾辈。 石屏立衙衙,溪口扬素濑。 我思何人知,徙倚如有待。 |
| 城头落日黄云起,断草飞蓬满千里。 红尘一骑踏高回,半夜驱兵渡辽水。 马蹄行尽关山月,燕然山下沙如雪。 负戈泪落暗吞声,烟陇悲笳共幽咽。 我皇有四海,何用穷玄冥。 边人纵戮尽,亦是吾生灵。 先王修德怀四夷,梯航重译归无为。 不使城南征夫怨,三春折尽绿杨枝。 |
| ...嘉名。 峄阳散木虚且轻,重华斧下知其声。 檿丝相纠成凄清,调和引得薰风生。 指底先王长养情,曲终天下称太平。 后人好事传其曲,有时声足意不足。 始峨峨兮复洋洋,但见山青兼水绿。 成连入海移人情,岂是本来无嗜欲! 琴兮琴兮在自然,不在徽金将轸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