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春入花畦,雪迷筠坞,柳梢未肯低眉。 泥深路滑,车马往来稀。 平地琼琚盈尺,冰冻解、檐水如池。 皇华喜,增添泉货,不铸尚方彝。 光阴,驹过隙,髭髯如戟,容易成丝。 把诗盟长讲,酒病休治。 两两垂螺舞彻,藏羌管、人已潜郑攥钱流地上,褒诏便刊碑。 |
| 雪云浓。 送愁思,衾寒更怯霜风。 惹起离恨,为光阴恼,人意无穷。 谁省年华屡换,渐作个、浮生玉髯翁。 休易感,新醅泛蚁,且共时同。 相逢。 笑语相契,况驾言游处,山里齐宫。 寂寞时候,自有皓景,粉泽冬容。 先顾丽人期约,痛赏候、花开洛城红。 三十日,回头过尽,喜对春工。 |
| 草堂何处试徘徊,见说遗踪向此开。 蟾桂自归三径后,鹤书曾降九天来。 白云事迹依前在,青琐光阴竟不回。 尽夕为君思曩日,野泉呜咽路莓苔。 |
| 几日东风独掩门,忽傅佳咏感芳辰。 应缘高位须忧国,未必多情便负春。 过眼只看花艳疾,惊心初见草芽新。 狂吟烂醉无拘事,始信光阴属散人。 |
| 曲水溅裙三月二。 马如龙、钿车如水。 风飏游丝,日烘晴昼,人共海棠俱醉。 客里光阴难可意。 扫芳尘、旧游谁记。 午梦醒来,小窗人静,春在卖花声里。 |
| 花期何事早追陪,莺未迁乔燕未来。 曲槛为逢春日暖,香苞先逐晓风开。 旋邀歌舞同侪乐,却叹光阴急景催。 可惜韶妍莫虚掷,馀芳留待使车回。 |
| 晴烟幂幂。 渐东郊芳草,染成轻碧。 野塘风暖,游鱼动触,冰澌微坼。 几行断雁,旋次第、归霜碛。 咏新诗,手捻江梅,故人赠我春色。 似此光阴催逼。 念浮生、不满百。 虽照人轩冕,润屋珠金,于身何益。 一种劳心力。 图利禄,殆非长策。 除是恁、点检笙歌,访寻罗绮消得。 |
| 明月满深浦,愁人卧孤舟。 烦冤寝不得,夏夜长于秋。 苦乏衣食资,远为江海游。 光阴坐迟暮,乡国行阻修。 身病向鄱阳,家贫寄徐州。 前事与后事,岂堪心并忧。 忧来起长望,但见江水流。 云树霭苍苍,烟波淡悠悠。 故园迷处所,一念堪白头。 |
| 短棹轻舟排办了。 歌声断、晚霞残照。 红蓼坡头,绿杨堤外,离恨知多少。 别後莫教音信杳。 叹光阴、初自来堪笑。 画角谯门,槐溪归路,正是楚天清晓。 |
| 寿非金石。 恨天教老向,水程山驿。 似梦里、来到南柯,这些子光阴,更堪轻掷。 戍火边尘,又过了、一年春色。 叹名姬骏马,尽付杜陵,苑路豪客。 长绳漫劳系日。 看人间俯仰,俱是陈迹。 纵自倚、英气凌云,奈回尽鹏程,铩残鸾翮。 终日凭高,诮不见、江东消息。 算沙边、也有断鸿,倩谁问得。 |
| 记得儿时识景年。 翕忽光阴,二十余年。 梅边聚首又三年。 结得因缘。 五百来年。 把酒君前欲问年。 笑指松椿,当是同年,愿从今后八千年。 长似今年。 长似今年。 |
| 管领韶华成老鬼,有情争似无情。 芒鞋竹杖葛衣轻。 修身外事,寂寂水边行。 眼底光阴犹是梦,何须身后虚名。 仰天一笑绝冠缨。 东风归路稳,十里暮山青。 |
| 紧心狷,悟光阴、尘凡百年*速。 下手顿修,元本真灵,此日要除骸屋。 居家坑堑先须跳,将身已、便令孤宿。 静无触。 气财色酒,一齐*逐。 俗景般般绝欲。 要舍尽爷娘,共妻骨肉。 自在逍遥,落魄清闲,认取里头金玉。 琼英瑶蕊花心动,放香味、满空馥郁。 异光簇。 祥辉结成九曲。 |
| 重阳何处可登临,独有条山可共寻。 世上几人能到此,樽前万事莫相侵。 溪风猎猎时吹帽,菊蕊纷纷易满襟。 莫为嘉辰频索醉,也须随分惜光阴。 |
| 欺味成家,悭贪积富,静言独坐思量。 养他数口,罪孽自家当。 催促光阴似箭,才青鬓、容改衰苍。 百年里,谁人尽数,兀兀谩罗张。 身强。 闻早悟,知愆悔过,速改行藏。 向闲中细细,增福消殃。 更有高明大志,抛缰锁、物外飘?。 修行好,游山玩水,日用*心香。 |
| 春日春风至,阳和似不均。 病身空益老,愁鬓不知春。 宇宙成遗物,光阴促幻身。 客游伤末路,心事向行人。 道薄犹怀土,时难欲厌贫。 微才如可寄,赤县有乡亲。 |
| 阳乌阴兔争驰骋,人世光阴刹那顷。 玉盘生菜乱青丝,三岁公家喫春饼。 前年班春池阳城,民物熙熙箫鼓声。 去年转粟巡边徼,圣朝初下和戎诏。 只今塞下不传烽,野梅官柳竞春风。 相从且作无事饮,莫辞节物来匆匆。 明年上国春应早,棠棣阴中诗更好。 诗成但遣阿买书,邮筒寄我江南道。 |
| ... 简书催秣马,行路如徇铎。 看云野思乱,遇雨春衫薄。 今日非昨日,过眼若飞雹。 光阴行晼晚,吾事益落莫。 闲寻西城道,倚杖俯墟落。 村翁逢寒食,士女飞彩索。 平生感节物,始悟身是客。 搔首念江南,拿船趁鸂鶒。 夷犹挥钓车,清波举霜鲫。 黄尘化人衣,此计诚已错。 百年政如此,岂更待经历。 |
| 秋来转觉此身衰,晨起临阶盥漱时。 漆匣镜明头尽白,铜瓶水冷齿先知。 光阴纵惜留难住,官职虽荣得已迟。 老去相逢无别计,强开笑口展愁眉。 |
| 强戴罗旛怯岁增,光阴堪叹捷飞腾。 檐间点滴新春雨,窗下青荧半夜灯。 傍架讨寻书散乱,倚屏吟啸发鬅鬙。 极知老境惟当佚,绝学端居恨未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