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邺中多贤豪,公干气飘逸。 弱岁颇徊徨,飘零低金室。 君王事邀宴,下马列琴瑟。 豪吹挟哀弹,娱欢非一日。 当年侍赓酬,珠玉在挥笔。 五字一何工,妙绝冠俦匹。 所得虽经奇,未得偏人失。 |
| 炉薰一炷北窗虚,公干归来乐有余。 插架万签时讽味,孟光倚阮阅琴书。 |
| 结客行行入翠微,桃源深处醉芳菲。 狂歌不减刘公干,尽日花间坐不归。 |
| 蕙时芳夕九回肠,敛袂东窗待晓光。 秦岭树高迷陇塞,楚天云淡隔潇湘。 病余公干情多咏,秋晚安仁鬓足霜。 休道鲛人落珠泪,微波还擬託陈王。 |
| 过我匆匆去,难淹长者车。 岁华今又晚,官况近何如。 不是无才具,渠忧少荐书。 因君问公干,久不寄双鱼。 |
| 雨歇城南泥未乾,遥知独立整衣冠。 旧时邺下刘公干,今日辽东管幼安。 绿阴展尽身犹远,黄鸟飞来节已阑。 安得一樽生耳热,暂时相对说悲欢。 |
| 潇潇风雨闭柴门,年纪衰颓病着身。 大似梁鸿居海曲,略如公干卧漳滨。 三春晴暖无多日,一世安闲有几人。 闻道明朝新醖熟,不妨祭灶请比隣。 |
| 静甘明主弃,出为故人书。 邺下刘公干,山中隐隐居。 百年通醉醒,万事付乘除。 只有诗魔在,时能掣巨鱼。 |
| 列国名卿号众多,山堂族望最巍峨。 魏宫宾客推公干,父趾威名畏伏波。 老去一麾供坎壈,归来三迳足婆娑。 从今诗酒交朋少,怅望新阡泪若何。 |
| 坐处在细旃上,立时傍红云边。 宁罚公干磨石,可使刘陶铸钱。 |
| 自笑冯唐老示侯,短衣匹马异乡游。 卧闻破屋萧萧雨,坐听西风叶叶秋。 邺下已非公干在,周南徒叹子长留。 丈夫盖世英雄气,肯学世间儿女愁。 |
| 阅尽诸公上要津,丹山除目一番新。 六卿尤重大宗伯,九制须还老舍人。 太史将封乃留滞,纪瞻虽召尚逡巡。 应怜公干今衰病,频寄书来寂寞滨。 |
| 一琴不鼓携归浙,六辔如丝送入闽。 魁杰西州今有汝,典司南库岂无人。 牙筹何足烦名胜,厘席方将问鬼神。 公干仲宣从此别,远书莫惜寄漳滨。 |
| 畏跌始知筇有力,怯寒常以衲蒙头。 诗名吾不如公干,清兴君何减子猷。 林下方将分半席,江边作麽返扁舟。 骚坛尚有阳岩在,岂必担簦更远求。 |
| 我兴一枯卉,空此岁月度。 公干仍多难,病亦沉绵屡。 象犀竟谁揽,漫冲江海雾。 谁说官异人,我才止堪簿。 |
| 二老长身屹两峰,常撞大吕应黄钟。 将辞邺下刘公干,却见云间陆士龙。 白发怜君略相似,青山许我定相従。 吾今官已六百石,惭愧当年邴曼容。 |
| 秃翁门巷冷涔涔,僮报诗人远见寻。 微露毫芒足奇怪,少加煅炼愈高深。 肯来邺下从公干,待向关中说季心。 黄秸池边需应制,劝君莫学冻蛩吟。 |
| 宛如公干卧漳滨,枕上穷吟过一春。 遣病每怀诗眷属,访医因问药君臣。 鑚龟小卜占灾数,览镜羸形类别人。 寄语霅川贤太守,新诗莫厌话愁频。 |
| 渴梦吞江起解颜,诗成有味齿牙间。 前身邺下刘公干,今日江南庾子山。 |
| 银河一泒天上来,霜松万本水际栽。 公干作亭占佳处,栏住清风入窗户。 醉余绿绮膝上横,学得松声与水声。 更待九秋月亭午,白玉壶中有新句,烦君赤手双拾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