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位肴羞酒一卮,祠官熏灌祝陈词。 降升六拜焚词罢,六日精神用一时。 |
| 正月十一日书札,五月十六日到来。 柳吟秦望咫尺地,鲤鱼何处闲裴回。 故人情意未疏索,次第序述眉眼开。 上言二年隔烟水,下有数幅真琼瑰。 行吟坐读口不倦,瀑泉激射琅玕摧。 壁池兰蕙日已老,村酒蘸甲时几杯。 鹤龄鸿算不复见,雨后蓑笠空莓苔。 自从黄寇扰中土,人心波荡犹未回。 道殷合眼拜九列,张濬掉舌升三台。 朝廷济济百揆序,宁将... |
| 闭户云山转尽长,只消如许送清光。 一百六日柳边绿,五十三年头已霜。 赖有孤斟聊勃郁,惜无共语慰凄凉。 前时溪上行春处,想见家家避地忙。 |
| 嘉靖己未秋九月廿有六日,恭逢督府胡公之生辰,于是文武吏士及乡大夫士若耆旧宾客,以公自镇抚以来,功在东南者实大且远,乃相与各抱其所有,以为公长久祝。 而公于今年春夏之交,受诸道告捷之后,奏凯天阙,戢兵海隅,民物熙和,甸宇清廓,惟兹嘉诞,适届其时,萸菊交芳,天日俱朗,旌旗应爽气而弥肃,铙吹协商飚而并远,庆者云集,万众一辞,比之往昔,益... |
| ... 凿儒关决文泉彰,风雅因君不复坠。 光不外照刃不磨,回避人间恶富贵。 三日四日五六日,盘礴化元搜万类。 昼饮兴酣陶天和,夜话造微精魅。 示我插血不死方,赏我风格不肥腻。 肉眼不识天上书,小儒安敢窥奥秘。 昆仑路隔西北天,三山后浮不著地。 君到头来忆我时,金简为吾镌一字。 |
| 悠悠桐江水,寓庐十二年。 重来六日内,两日登南山。 南山有何好,高阁西北偏。 隔江三千家,一抹烟霭间。 阁槛一巨松,挺出众木前。 野性所酷爱,老藤相纠缠。 亦如我与僧,相对谈幽禅。 稍遂物外性,屡写酣中篇。 故侯复齐民,鬒发成华颠。 念当舍此去,焉得长周旋。 |
| 青城小语庆新阳,共向红云拜玉皇。 六日七分惊岁月,五更三点忆班行。 属车谁从黄麾仗,钓艇还飞白羽觞。 犹胜去年三馆客,十人八处耿相望。 |
| 自从书云入嘉平,一月间无三日晴。 大雪二十五六日,漫天塞地冰峥嵘。 吴江渡桥意颇快,吕城争堰心还惊。 丹阳古县暮落牵,冻人俗死无人行。 夜投孤店风更紧,燃草不烟灯灭影。 北人下马惊相问,自古江南无此冷。 求薪不可炭更难,仆御告馁衾禂单。 我生南土六十二,自古江南无此寒。 卧不脱衣袍带断,湿靴破袜泥袴绽。 焉得闺人呵手缝,可向... |
| ...不期而至者一人,期而不至者二人,袁校书子英、余道士复初。 实洪武十五年壬戌闰二月十六日。 老逢节序感流年,聊复追游愧昔贤。 政以渐当修禊日,也宜仍咏舞雩天。 人时并值良难继,童冠相随亦足怜。 耐可襟怀重吊古,何烦羽翼远游仙。 寺因效祐称题胜,境出关荆点染玄。 尘世流光嗟百五,浮图幻界诧三千。 海门翠割蓬莱股,地轴苍擎太华颠。 |
| 仲冬六日如春旦,偶向溪亭适吾倦。 山耶云耶远莫知,但见青苍属仍断。 其余杂树亦稍稍,复有深溪临断岸。 谓言雨后当有梅,倚薄敷丛忽陵乱。 一杯共摩石田甘,走笔题诗待君窜,。 因之并寄伯仁君,傥肯来游驱款段。 |
| ...有柏翳。 )夏郊亦荐裸。 (有鲧庙。 )可怜淮海人,尚记弧矢旦。 (淮南人谓禹以六日生,是日,数万人会山上。 虽传记不载,然相传如此。 )荆山碧相照,楚水清可乱。 刖人有余坑,美石肖温瓚。 (荆山下有卞氏采玉坑,石色如玉,不受镵刻。 取出山下,辄变色不复温 |
| ...。 乐叔吴文明,平阳李平幼子翁归,泛舟送之。 水涸,转鄱阳湖,上豫章,遇风雪,十五六日不能达三百里。 清夜秉烛,危坐高唱,二三夕间,得七篇半。 每一篇成,无隐即歌之。 冯尊师天外有闻,得七篇半。 每一篇成,无隐即歌之。 冯尊师天外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