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乃翁持橐旧知名,两郡分符见典型。 禁闼方应驰儁步,中台俄忽随修翎。 故人零落风前叶,北空漂流雨后萍。 白马素车三巷路,沔兼腊雪酒林坰。 |
| 洛阳耆英,沦于朔尘。 三十年有人,典型之存。 炙手绝伦,一日之伸。 梅花兮缤纷,孤山兮片云。 |
| 鹏程九万迟天宽,刚被西风铩羽翰。 四海车书新宇宙,几家门户旧衣冠。 园花灼灼酣春梦,涧竹亭亭傲岁寒。 正气莫教销铄尽,典型留与后人看。 |
| 壮岁能官不厌卑,怆怀霜露蚤知几。 扣其学问中心得,如此典型今代希。 天子诏之坚逊避,朝端达者夙瞻依。 甲辰重晤言前定,痛述生平泪忍挥。 |
| 诸老之中骨相奇,天胡遽使哲人萎。 每怀钓月池边乐,尚忆编茅亭下诗。 隔面树云劳我梦,伤心薤露为君悲。 典型已矣嗟何及,肠断天寒日暮时。 |
| 前辈凋零尽,如公尚典型。 为僧眉独白,见客眼长青。 教子成三俊,传家有六经。 我来问奇字,应许扣柴扃。 |
| 颐养花能秀,谦卑玉似温。 当家衣钵受,外氏典型存。 逸骥方开路,归云遽敛昏。 胸中何事了,地下与谁论。 |
| 出处绍前哲,典型资后生。 虚堂悬青镜,视者心自明。 古人不难到,功用在力行。 缅怀朋簪盍,耿耿中夜情。 |
| 知君豹隐白云村,杖履春风忽过门。 独立幸无妻子累,老成喜有典型存。 冰悬古树花尤雋,雪涨寒江水不浑。 冷落十年灯火读,何时窗下约重温。 |
| 平时已秉班扬笔,暇处不妨甘石经。 吾里忻传日边信,君言频中斗杓星。 会稽夫子馀诗礼,巴蜀君平旧典型。 历历周天三百度,更参璿玉到虞廷。 |
| 一门孝友古难为,坚苦端凝更自持。 如此典型今代少,粹然言论满朝推。 若人已矣嗟何及,魂气信乎无不之。 楚水芗溪生死地,英灵上诉九原知。 |
| 岁星一别又回天,贫贱交情老更坚。 传世典型清彻骨,向人怀抱直如弦。 经营象郡三椽屋,漂泛龙城一叶船。 风雨萧萧鸡自晓,此心常与子周旋。 |
| 自笑灵龟久不灵,巧逢天地换清宁。 典型顿觉空诸老,肝膈未能忘六经。 朔雪渐深头转白,洛山虽无眼还青。 杏坛寂寂遗音在,靠得汾亭有父兄。 |
| 诗篇圆熟无凝滞,四六雍容有典型。 请君持上图书府,要与紫微俱杀青。 |
| 奕世旗常记姓名,屏山道学蔼余馨。 流风与世为标的,好义於君见典型。 琴韵祗求追古意,吟怀偏喜帝林扃。 相逢恨晚情犹厚,怅望音容隔杳冥。 |
| 文字纷纷更问兵,秋灯束发尚青荧。 便令三子成门户,却许诸孙说典型。 隔水忽传朝露曲,行人长数夕阳亭。 河东健笔惟诸薛,梅子岗边为勒铭。 |
| 十年门户苦彫零,屈指天涯几弟兄。 羁旅可堪怀世事,典型谁与振家声。 惊心朔岸秋风急,极目南溟瘴雾横。 好过贪泉未应酌,少年游宦要冰清。 |
| 亭亭梁木遽然倾,吾里诸生失典型。 已向东维次箕宿,定知南斗厌文星。 书盈故箧墨犹湿,影挂虚堂灯自青。 忍听咿呜哀挽罢,一川东去杳冥冥。 |
| 听履领簪缨,忠言彻帝庭。 公方扶日月,我亦寄雷霆。 忧世形词色,卧家存典型。 灵光更陈迹,楚些不堪听。 |
| 落日还家聊面壁,剥啄谁来破幽寂。 语音相似桑梓同,风骨轩然双颊红。 亹亹清谈霏玉屑,多说东湖与霜杰。 江西故老已凋零,听君论诗犹典型。 君今久占宣城籍,我是江湖未归客。 客愁时事两苍茫,一醉邀君君莫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