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看看,心空骨寒槁木暖,未发髑髅津沥乾。 秋入眼角,春生鼻端。 相呼相唤知音会,为我们前倒刹竿。 |
| 碧涧之松,烟巢之鹤。 野性闲闲,癯身卓卓。 江含月而练长,水连天而秋阔。 一点分明兮十方虚豁。 |
| 鼻似截筒长,目如点漆光。 据床握拄杖,河汉夜来霜。 云山苍苍,水天茫茫。 烁迦罗,眼三角,舜若多,身十方。 |
| 默默而游,月冷天秋。 靡靡而周,云行水流。 身心无畔岸,机用有锥钩。 诸尘三昧纵横句,分付之人拄杖头。 |
| 渊默而明,湛存而妙。 三世齐平,十方圆照。 月随水而流,风入松而啸。 相逢会有知音,向道自然同调。 |
| 如珪如璧,雕文丧德。 如云如石,坚润是式。 苍竹无心岁寒色,老松有傲霜雪力。 照破诸缘兮,两眼如漆。 |
| 个住山人,平生惯贫。 寒枯青嶂骨,闲淡白云身。 无影树头兮露鹤梦月,不萌枝上兮华蜂採春。 |
| 岩壑之骨窪而隆,烟霞之气温而融。 其默而通,其应而冲。 流云出谷,霁月行空。 十方三世兮,南北西东。 |
| 眼横鼻直,气清骨寒。 手眼外应金篦快,身心内照玉壶宽。 机丝交织兮春华蔟蔟,与物齐平兮梦蝶团团。 |
| 默默神澄,棱棱气清。 河汉之月耿耿而不夜,蒹葭之风凄凄而有声。 相逢便说无生话,万像森罗作证明。 |
| 岩岩山有秋痕,淡淡云无宿根。 入极一默之底,出成三昧之门。 用不勤,湛若存,澄弗清兮搅不浑。 |
| 碧寒眼脑,黧黑面皮。 佛魔销铄处,自己住持时。 针或联线,机不挂丝。 风月渡河无夜色,水天连霁有秋姿。 |
| 身兮芭蕉,口兮葛藤。 雪乞人天饭,光传佛祖灯。 机活作春像,念冷摩风棱。 金针玉线兮,谁我绳绳。 |
| 地水火风,因缘会同。 见闻知觉,门户疏通。 随宜而得用,及尽而亡功。 明白机轮还自转,相逢谁识大家翁。 |
| 拙口默默,閒身寥寥。 去住妙提其印,死生谁与同条。 捋须黄檗,夺杖芭蕉。 十方三世兮,一句全超。 |
| 山之寒兮带雪,水之清兮含月。 默而灵兮卓卓妙存,静而应兮尘尘光发,彻见离微兮任出任没。 |
| 孤齿如鲵,皴皮若鸡。 万机顿削,一句全提。 湛存性海阔,圆明心月底。 有信风雷还破蛰,无言桃李自成蹊。 |
| 形虽老苍,事不穷忙。 味真嚼蜡,面冷刮霜。 撒手行空劫,全身入帝乡。 回头游戏成三昧,春上百华蜂采香。 |
| 默学少林,静全本心。 幽灵绝待,虚明自任。 玉线金鍼世家事,鸾胶凤弦山水音。 随方善应,不用相寻。 |
| 默而静专,体之妙全。 情尽性传,心空觉圆。 閒閒游幻世,了了应尘缘。 灯笼露柱浑机用,翠竹黄华总说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