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唐安薏米白如玉,汉嘉栮脯美胜肉。 大巢初生蚕正浴,小巢渐老麦米熟。 龙鹤作羹香出釜,木鱼瀹葅子盈腹。 未论索饼与饡饭,掫爱红糟并缹粥。 东来坐阅七寒暑,未尝举箸忘吾蜀。 何时一饱与子同,更煎土茗浮甘菊。 |
| 雪满中庭月映林,谢家幽赏在瑶琴。 楚妃波浪天南远,蔡女烟沙漠北深。 顾盼何曾因误曲,殷勤终是感知音。 若将雅调开诗兴,未抵丘迟一片心。 |
| 梦里十年心,情味梦回犹恶。 枕上数行清泪,被惊乌啼落。 西窗瓶水夜深寒,梅花瘦如削。 只有一枝春在,问东君留著。 |
| 不惮通宵坐,因思聚首难。 帘疏霜气薄,烛短漏声残。 载见一回老,相逢各尽欢。 殷勤今夜酒,莫使后期寒。 |
| 丈室掩孤灯,更深霰雹增。 相看云梦客,共忆祝融僧。 语合茶忘味,吟欹卷有棱。 楚南山水秀,行止岂无凭。 |
| 初逢青琐彦,下榻一宵同。 月落棋声里,春回烛影中。 放歌还楚调,扶醉有巴童。 上苑遥相问,梅花定几丛。 |
| 浩露烟壒尽,月光闲有馀。 松篁细阴影,重以帘牖疏。 泛览星粲粲,轻河悠碧虚。 纤云不成叶,脉脉风丝舒。 丹灶炽东序,烧香罗玉书。 飘飘魂神举,若骖鸾鹤舆。 感念夙昔意,华尚簪与裾。 簪裾讵几许,累创吞钩鱼。 今闻馨香道,一以悟臭帑。 悟觉誓不惑,永抱胎仙居。 昼夜欣所适,安知岁云除。 行行二三友,君怀复何如。 |
| 衰病难禁月色寒,何人更倚雪中栏。 少年妙事今浑忘,折得梅花涉阁看。 |
| 已矣何须说! 笑乐安、彦升儿子,寒天衣葛。 百结千丝穿已破,磨尽炎风腊雪。 看种种、是余之发。 半世琵琶知者少,枉教人、斜抱胸前月。 羞再挟,王门瑟。 黄皮裤褶军装别。 出萧关、边笳夜起,黄云四合。 直向李陵台畔望,多少如霜战骨。 陇头水、助人愁绝。 此意尽豪哪易遂? 学龙吟、屈煞床头铁。 风正吼,烛花裂。 |
| 年病从横至,动息不自安。 兼豆未能饱,重裘讵解寒。 况乃冬之夜,霜气有馀酸。 风音响北牖,月影度南端。 灯光明且灭,华烛新复残。 衰颜依候改,壮志与时阑。 体羸不尽带,发落强扶冠。 夜景将欲近,夕息故无宽。 忽有清风赠,辞义婉如兰。 先言叹三友,末言惭一官。 丽藻高郑卫,专学美齐韩。 审谕虽有属,笔削少能干。 高足自无限,... |
| 拥炉书帙易尘灰,览古临窗独对梅。 未寤径须呼子慎,常奴何得比方回。 虚名到底将安用,能事从来不受催。 似许相过陪客醉,胸中那复有愁堆。 |
| 还相为宫,犁然律吕之均,雅俗之应也。 不觉漏下,月满霜空,神情爽发。 松云子吹春从天上来曲,音韵凄远。 予亦飘然作霞外飞仙想,因倚歌和之,用纪客次胜趣。 是夕丙子孟冬十又三夕也袅袅秋风。 听响彻云间,彩凤啼雄。 嬴女飞下,玉佩玲珑。 肠断十二台空。 渺霜天如海,写不尽、楚客情浓。 烛销红。 更锵金振羽,变徵移宫。 扬州旧时月... |
| 数日喉何嗄,三年肺未苏。 自知愁不禁,谁复问何如。 病体作冬夜,山庄独老夫。 恐伤阿{上弥下女}意,不敢寄家书。 |
| 脚底神通也自强,三更报我有飞霜。 人言冬夜长如岁,不寐方知岁未长。 |
| 冬夜伤离在五溪,青鱼雪落脍橙荠。 武冈前路看斜月,片片舟中云向西。 |
| 重云散尽天如镜,寒雁哭霜冬夜永。 欲写相思寄远人,翩翩过尽无留影。 |
| 下帘宴坐自焚香,酒力醒时冬夜长。 忧国寸心应未炉,夜深频起看天猿。 |
| 睡觉愁无奈,难禁冬夜长。 才听晓钟动,又是世人忙。 入市船撑月,朝天马踏霜。 布衾绵杲软,切莫笑寻常。 |
| 你一镬头我一锹,熊熊篝火照天烧。 朔风自冷人方热,河底渐低岸更高。 千古荒原多隐沼,一干神禹战通宵。 缩将冬夜成俄顷,鬓发须眉雪欲飘。 |
| 点蜡烧银却胜栽,九华红艳吐玫瑰。 独含冬夜寒光拆,不傍春风暖处开。 难见只因能送喜,莫挑唯恐堕成灰。 贪膏附热多相误,为报飞蛾罢拂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