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先集流传妙诗句,芃芃禾黍舞凉秋。 九秋宝丽从天落,一雨赋举矧若畴。 月更风流写松竹,雨余凉意满汀洲。 客来且贳邻垆酒,家酿明朝尽可篘。 |
| 老色苍苍耳向聋,秋声欺得白头翁。 已甘草诏元无分,只苦耽诗久欠功。 引兴从容风月足,放怀浪宕水云空。 雨余凉意生庭户,夜半天河鹊信通。 |
| 燕尾道冠儿,蝉翼生衫子。 敧枕看书卧北窗,簟展潇湘水。 团扇弄薰风,皓质添凉意。 谁与文君作粉真,只此莲花是。 |
| 半秋凉意转春寒,似曲江头紫陌看。 霜近核中仁再结,多调饧酪奉新欢。 |
| 疎风细雨随华节,西浦东山总胜游。 拙守亦忻凉意好,挑灯清坐读春秋。 |
| 萧萧风雨变凉意,索索晚云开斗晴。 已洗浮埃天外静,忽生圆月树头明。 草根虫穴吃来久,屋角星河落更清。 我愧西垣侍臣比,景寒霜鬓两三茎。 |
| 遑遑行路难,汲汲艰食迫。 井田邈不再,兼并蔽阡陌。 永怀先父祖,遗我以清白。 出门无所容,疑此天地窗。 秋风瘦遥山,凉意惬行客。 江南记旧游,不历歧王宅。 |
| 路转岹嶢瞰古城,阑干曲处眼偏明。 岚光不与江流断,凉意还从竹外生。 好事樽罍初不减,旧题岁月已堪惊。 会须更待天边月,醉看浮图波面横。 |
| 一叶惊秋风露清。 砌蛩初听傍窗声。 人逢役鹊飞乌夜,桥渡牵牛织女星。 银汉淡,暮云轻。 新蟾斜挂一钩明。 人间天上佳期处,凉意还从过雨生。 |
| 白壁旧带秦城梦,因谁拜下,杨柳楼心。 正是夜分,鱼钥不动香深。 时有露萤自照,占风裳、可喜影麸金。 坐来久,都将凉意,尽付沈吟。 残云事绪无人舍,恨匆匆、药娥归去难寻。 缀取雾窗,会唱几拍清音。 犹有老来印愁处,冷光应念雪翻簪。 空独对、西风紧,弄一片桐阴。 |
| 风入藕花翻动。 夜气与香俱纵。 月又带风来,凉意一襟谁共。 情重。 情重。 可惜短宵无梦。 |
| 乾元肇初气,坤母乃六之。 谁明爻象意,凿出混沌奇。 所以击壤民,饮水源不知。 空山有古甃,夜气方归时。 明月照我牖,独起携军持。 一瓢饮沆瀣,凉意生肝脾。 下以浇丹田,上以滋华池。 潇然脱尘土,举身入希夷。 神人授我诀,欲以疗我饥。 归来煮白石,精馔琼为糜。 |
| 晓云低。 是残暑渐消,凉意初至。 翠帘燕去,觉商飙天气。 凝华吹、动绣额,乍殿阁、金茎风细。 夜雨笼微阴,满绮窗、疏影响清吹。 轻颸嫩细透衣。 想宵长漏迟,香动罗袂。 戏曾计日,忆宾鸿来期。 杯盘排备宴适,乍好景、心情先喜。 待淡月疏烟里,试寻岩桂蕊。 |
| 凉意今年早,蟾光七泽多。 凭栏共怀古,拥袂独高歌。 风物关山远,功名岁月过。 一樽聊复尔,於此兴如何。 |
| 片云载雨过江鸥。 水色澹汀洲。 小莲玉惨红怨,翠被又经秋。 凉意思,到南楼。 小帘钩。 半窗灯晕,几叶芭蕉,客梦床头。 |
| 山路风来草木香。 雨余凉意到胡床。 泉石膏肓吾已甚。 多病。 提防风月费遍章。 孤负寻常山简醉。 独自。 故应知子草玄忙。 湖海早知身汗漫。 谁伴。 只甘松竹共凄凉。 |
| 楚楚芳荪诗样清,翠苗低护小峥嵘。 一泓功借幽根润,六月能令凉意生。 雁荡浑如梦边事,龙湫顿觉眼中明。 閒窗坐对思无限,何日随君绕涧行。 |
| 秋来大火太焚如,恼得天公痛扫除。 两夕檐声撼江海,一翻凉意洗郊墟。 眼明还我诗书乐,骨醒从渠枕簟疏。 明日快晴应更好,莫妨千里荐嘉蔬。 |
| 素馨茉莉,向炎天、别有一般标致。 淡妆绰约堪,导引海山大士。 从者谁欤,青藜阁下,汉卯金之子。 云阶月地,夜深凉意如水。 客又疑这仙翁,唐玄都观里,咏桃花底。 且赌樽前身见在,休管汉唐时事。 坡颍归迟,机云发早,得似侬兄弟。 屦来户外,但言二叟犹醉。 |
| 竹树阴阴流涧水,黄鹂飞去飞还。 蓬门篱落小桥湾。 更无尘迹到,我自爱其间。 雨又随风催薄暮,轻雷时动云斑。 归来凉意一窗间。 病余真倦矣,睡熟簟纹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