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岩秋色雨频频。 楼上着闲身。 凉意逼羊裙。 更添得、砧声耳根。 寒香吹桂,暗苞绽橘,红日晓窗温。 客至莫论文。 只坐守、方山看云。 |
章台车马去如流,白雨霏烟拂画楼。 九陌平铺明似练,两沟急泻碧于油。 美人虹见西山霁,少女风来北里秋。 凉意满襟帘幕卷,宫鸦归树夕阳收。 |
朱槛曲。 妆浅鬓云吹绿。 半尺鹅溪凉意足。 手香沾柄玉。 午梦已惊难续。 说与翠梧修竹。 蓬海路遥天六六。 乘鸾何处逐。 |
庭树微飘落,凉气始披拂。 却忆少年时,泛舟湖湘曲。 秋风起波澜,寒霜下林麓。 日出江上枫,雾隐楚岸竹。 兰芷亦萧条,芰荷不秋馥。 灵均旧游处,骚思方满目。 忽忽三十年,凉意复相触。 《九歌》有遗辞,得意在云谷。 |
东湖径昃半苍苔,问讯红蕖几许开。 渺渺波光侵坐席,霏霏荷气著尊罍。 片云正为诗情起,好雨更将凉意来。 别乘朝来知健否,颇思剧饮拗莲台。 |
负固骄阳不忍回,执迷凉意误惊猜。 倾盆雨势疑飞瀑,揭地风声帮迅雷。 阶下决明添意气,庭前甘菊胜胚胎。 可怜岁事今如此,麦垅蔬畦尚可培。 |
使君人物旧乌台,天听虽高力挽回。 湖水欲平江为退,秋田未旱雨朱来。 云随黄鹤游何许,风满南楼亦快哉。 凉意入秋清可画,月岩知有桂花开。 |
瘦石亭前倚晓风,十分凉意小桥东。 雨余杨柳秋仍绿,露下芙蓉晚更红。 情至怕闻千里别,会疏犹喜一尊同。 留都宫苑稀程作,高咏还应不负公。 |
先集流传妙诗句,芃芃禾黍舞凉秋。 九秋宝丽从天落,一雨赋举矧若畴。 月更风流写松竹,雨余凉意满汀洲。 客来且贳邻垆酒,家酿明朝尽可篘。 |
老色苍苍耳向聋,秋声欺得白头翁。 已甘草诏元无分,只苦耽诗久欠功。 引兴从容风月足,放怀浪宕水云空。 雨余凉意生庭户,夜半天河鹊信通。 |
燕尾道冠儿,蝉翼生衫子。 敧枕看书卧北窗,簟展潇湘水。 团扇弄薰风,皓质添凉意。 谁与文君作粉真,只此莲花是。 |
半秋凉意转春寒,似曲江头紫陌看。 霜近核中仁再结,多调饧酪奉新欢。 |
疎风细雨随华节,西浦东山总胜游。 拙守亦忻凉意好,挑灯清坐读春秋。 |
萧萧风雨变凉意,索索晚云开斗晴。 已洗浮埃天外静,忽生圆月树头明。 草根虫穴吃来久,屋角星河落更清。 我愧西垣侍臣比,景寒霜鬓两三茎。 |
遑遑行路难,汲汲艰食迫。 井田邈不再,兼并蔽阡陌。 永怀先父祖,遗我以清白。 出门无所容,疑此天地窗。 秋风瘦遥山,凉意惬行客。 江南记旧游,不历歧王宅。 |
路转岹嶢瞰古城,阑干曲处眼偏明。 岚光不与江流断,凉意还从竹外生。 好事樽罍初不减,旧题岁月已堪惊。 会须更待天边月,醉看浮图波面横。 |
一叶惊秋风露清。 砌蛩初听傍窗声。 人逢役鹊飞乌夜,桥渡牵牛织女星。 银汉淡,暮云轻。 新蟾斜挂一钩明。 人间天上佳期处,凉意还从过雨生。 |
白壁旧带秦城梦,因谁拜下,杨柳楼心。 正是夜分,鱼钥不动香深。 时有露萤自照,占风裳、可喜影麸金。 坐来久,都将凉意,尽付沈吟。 残云事绪无人舍,恨匆匆、药娥归去难寻。 缀取雾窗,会唱几拍清音。 犹有老来印愁处,冷光应念雪翻簪。 空独对、西风紧,弄一片桐阴。 |
来往频吴越,扁舟只载书。 言从交后浃,情恐别时疏。 凉意莲塘静,宵光竹牖虚。 悬知待明发,柝尽是愁初。 |
风入藕花翻动。 夜气与香俱纵。 月又带风来,凉意一襟谁共。 情重。 情重。 可惜短宵无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