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好风浮。 晚雨收。 林叶阴阴映鹢舟。 斜阳明倚楼。 黯凝眸。 忆旧游。 艇子扁舟来莫愁。 石城风浪秋。 |
| 朝朝听来鸿,来鸿一何邈。 秋往冬又至,尔鸿胡来迟。 凝眸屡东眺,飞云渺天角。 薄晚云四低,来鸿似微雀。 习习远近人,尺书坠犹玉。 亟启读平安,字字发天乐。 殷勤谢来鸿,相过勿惮数。 |
| 昭亭载严祠,休祐穰穰布。 森罗绝涧松,盘屈中阿路。 凝眸盼平野,彷佛披寒雾。 水远露微阳,山明照红树。 数尺渔艇归,几点秋鸿度。 唯思圜室静,更祷馀糧富。 天末望白云,帝乡深所慕。 |
| 飕飕风冷荻花秋。 明月斜侵独倚楼。 十二珠帘不上钩。 黯凝眸。 一点渔灯古渡头。 |
| 陇云溶泄,陇山峻秀,陇泉呜咽。 行人暂驻马,已不胜愁绝。 上陇首、凝眸天四阔。 更一声、寒雁凄切。 征书待寄远,有知心明月。 |
| 一朝积雨豁然收,待我凝眸百尺楼。 远远修眉明碧落,棱棱瘦骨出清秋。 同姿远岸遥生霭,一意寒江亦露洲。 此即化工无信息,天机衮衮不曾留。 |
| 楚江南岸小青楼。 楼前人舣舟。 别来后庭花晚,花上梦悠悠。 山不断,水空流,谩凝眸。 建康宫殿,燕子来时,多少闲愁。 |
| 秋色满潇湘,天寒玄鸟忙。 数声离叠嶂,片影度横塘。 风翮抟寥廊,烟踪入渺茫。 乍随萍荇没,还共水云长。 冷浸千寻碧,斜侵两岸霜。 凝眸西塞远,疏点带残阳。 |
| 一声水调解兰舟。 人间无此愁。 无情江水东流去,与我泪争流。 人已远,更回头。 苦凝眸。 断魂何处,梅花岸曲,小小红楼。 |
| 雨凉陟驼巘,转历九十折。 短竹亦自阴,小家亦自洁。 寻草补断蹊,行人以旱说。 农哭眼睛落,天懒霹雳歇。 斯民谓天懒,对此予心热。 凭高览清旷,一峰一气结。 峰下桔槔人,踏水脚如血。 短短赤赤秧,传供毒蝗舌。 太息重凝眸,青青天骨出。 |
| 雨过川原上,凝眸送晚春。 韶光销欲尽,野色望来新。 天末迷蓝嶂,江湄乱麴尘。 重杨难认影,幽鹭莫藏身。 远接天开幕,晴和草展茵。 明时四郊静,凌乱踏青人。 |
| 凝眸天欲莫,乌鹊认巢归。 万竅号风急,千林脱叶稀。 云顽垂地暝,屋冷带烟霏。 默想滕郎意,商量剪水飞。 |
| 清江一曲抱村流,古柏千茎绕径幽。 天畔峰峦俱秀峙,壁间珠玉烂凝眸。 遥观细菊重岩下,共作携壶九口游。 回首家山白云外,遽兴归思漫悠悠。 |
| 独倚空楼畏景残,凝眸魂断楚云端。 猿清好杂江声听,山远宜和霁色看。 鸟掠平芜堪入画,风来危槛欲生寒。 萧萧前浦归帆静,落日长吟且凭栏。 |
| 草色芊绵。 雨点阑斑。 糁飞花、还是春残。 天涯万里,海上三年。 试倚危楼,将远恨,卷帘看。 举头见日,不见长安。 谩凝眸、老泪凄然。 山禽飞去,榕叶生寒。 到黄昏也,独自个,尚凭阑。 |
| 旧雨连今雨,南鸠唤北鸠。 声声肠寸断,点点泪交流。 历耳风来处,凝眸天尽头。 衷情如此苦,造物亦怜不。 |
| 细雨弄中秋。 雨歇烟霄玉镜流。 唤起佳人横玉笛,凝眸。 收拾风光上小楼。 烂醉拚扶头。 明日阴晴且漫愁。 二十四桥何处是,悠悠。 忍对嫦娥说旧游。 |
| 想不劳、添竹引龙须,断梗忽传芳。 记珠悬润碧,飘飘秋影,曾印禅窗。 诗外片云落莫,错认是花光。 无色空尘眼,雾老烟荒。 一翦静中生意,任前看冷淡,真味深长。 有清风如许,吹断万红香。 且休教夜深人见,怕误他、看月上银床。 凝眸久,却愁卷去,难博西凉。 |
| 蓟门高处小凝眸,雨后林峦翠欲流。 车笠自来还自去,笳箫如怨复如愁。 珍珠络臂夸燕舞,纱帽蒙头笑楚囚。 忽忆旧家行乐地,春风花柳十三楼。 |
| 橹声伊轧,影转云间树。 试问扁舟在何许。 正溪堂波动,沙渚蘋轻,渔翁醉,隔岸蓑衣对舞。 归来无一事,尊酒相逢,莫把光阴更虚度。 看歌云杳霭,香雾轻盈,银河转,笑浥芙蓉晓露。 纵西风、黄叶满庭秋,也不碍凝眸,乱山多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