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曾共梅花约,论心到岁寒。 如何倾别酒,独自上吟鞍。 药裹留余刘,诗囊有近刊。 怀人眇云际,频展墨龙看。 |
| 小说风烟已自佳,前峰矗矗为盘牙。 千重岩壑名卿宅,一簇楼台刺史家。 自愧虚凉无物望,难将术业向人夸。 所闻政绩刊金石,刻画无监学篆沙。 |
| 世法人情已尽抛,深林自占一枝巢。 病来不饮疏欢伯,老去惟书作淡交。 马尾动烦刊笔误,蝇头尚可就灯抄。 山空月落商歌起,不管秋风卷屋茅。 |
| 家住东南最上游,一从束发侍宸旒。 文兼锺阜古今秀,庆与秦淮日夜流。 盛业行刊千琬琰,余威坐折万貔貅。 竚看拜后因荣异,槐鼎相联鲁与周。 |
| 湖环阚麓任清涟,古庙尘埋自汉传。 剑吐寒芒愤已雪,碑刊轶事墨犹鲜。 芳名百世留青史,至行千年启后贤。 爵禄可辞甘海曲,富春耕钓与骈肩。 |
| 县僻人事少,土肥风物殊。 杖刊灵寿木,轮里溴梁蒲。 竹不减淇水,花仍似洛都。 主公眉雪白,游览未尝扶。 |
| 湓浦庐山几度秋,长江万折向东流。 男儿立志扶王室,圣主专征灭土酋。 功业要刊燕石上,归休终作赤松游。 殷勤寄语东林老,莲社从今着力修。 |
| 三处波涛郡,连年辍谢公。 春斋山药遍,夜舶海书通。 楼润星河露,川寒鼓角风。 谁当刊惠政,一一古贤同。 |
| 百二秦川四塞宽,甘泉烽火报平安。 泥书双笔迁郎署,粒食千金仰县官。 江海斗生抛别墅,关山何日解征鞍。 定将鞭算资心计,流马功成国史刊。 |
| 郑公赋政鬓如丝,符竹新分晋水湄。 招客远郊常置驿,论文古训旧笺诗。 汉庭行曳尚书履,泾谷曾刊隐士碑。 今日湖亭共游汎,追怀子美昔同时。 |
| 吾王不解去三思,石显端能杀望之。 未到浯溪读唐颂,已留冲岳伴相累。 生前免见焚书祸,死后重刊党籍碑。 满地蒺藜谁敢哭,漫留楚些作哀辞。 |
| 黄田西望历阳城,风水萧萧数日程。 纸上陈言刊落尽,沧浪时听棹歌声。 |
| 嬴相去千载,规摹笔势难。 空兴黄绢语,谁把翠珉刊。 并海岁云暮,耶溪春更寒。 知君四方志,无璧荐盘餐。 |
| 人生刊维久覆醯,故教使节出天西。 后来武库成清职,平日家风归品题。 欲见流钱凭马策,稍闻刮膜待金篦。 鴒原曾冠仙鳌顶,应觉人间太华低。 |
| 青琐初辞佩守符,过家衣锦耀乡闾。 丹心忽厌承明直,白首犹刊丽正书。 满目湖山真吏隐,半空楼阁信仙居。 若耶老叟嗟来暮,应向江头待隼旟。 |
| 昔贤两手并擎天,鳌极功成势晏然。 宗庙鼎彝刊祖烈,相门衣钵付家传。 蓝田种玉连连好,沧海遗珠颗颗圆。 六合共知推书锦,云来重为拂青毡。 |
| 能事实伟甚,谦终犹罕闻。 忘身宾出日,敛手避浮云。 天欲消胡运,人谁靖楚氛。 未刊千字诔,长掩一丘坟。 |
| 延阁儒臣出抚边,指纵胡虏坐挥鞭。 歌谣早已留南楚,唱和今还到北燕。 使客过从车结辙,耕夫安佚土开阡。 更将佳句刊斋壁,留作河间故事传。 |
| 寤寐家山谒告还,锦衣驷马路人观。 逢迎喜识词臣贵,行役谁言蜀道难。 江上田桑应不改,里中牛酒欲交欢。 岷峨信美毋多恋,盛典方资大手刊。 |
| 文章微婉气清遒,议论精通学赡优。 方见璠玙为国器,忽经兰菊陨霜秋。 梦中应讲阴堂奥,天上须刊白玉楼。 闻道遗编已成帙,何人列上载蓬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