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嶙嶙故城垒,荒凉空戍楼。 在德不在险,方知王道休。 |
| 蒲坂横临晋,华芝晓望秦。 关城雄地险,桥路扼天津。 楼映行宫日,堤含宫树春。 黄云随宝鼎,紫气逐真人。 东咏唐虞迹,西观周汉尘。 山河非国宝,明主爱忠臣。 |
| 天地之先,无根灵草。 一意制度,产成至宝。 |
| 睢阳东苑三百里,中山后宫三百人。 汉家制度无穷极,仅有宽仁不是秦。 |
| 寿春倡义闻天下,今日淮南应有人。 说起联邦新制度,又将遗恨到君身。 |
| 洪生资制度,被服正有常。 尊卑设次序,事物齐纪纲。 容饰整颜色,磬折执圭璋。 堂上置玄酒,室中盛稻梁。 外厉贞素谈,户内灭芬芳。 放口从衷出,复说道义方。 委曲周旋仪,姿态愁我肠。 |
| 百年能几见英豪,主圣臣贤未易遭。 新制度,宗臣当国大勋劳。 三师告老恩荣备,藏书日月高。 犹有治安贻百世,天教仙子见蟠桃。 |
| 凿教金井受天光,小小银瓶挂玉床。 此是圣人新制度,诸宫各院尽相当。 |
| 日上高城望大荒,西山东海气茫茫。 铜驼踪迹埋荒草,元菟风尘识战场。 礼乐可知新制度,山河谁问旧封疆? 书生慷慨何多感,转忆轮台汉武皇。 |
| 函夏恢文治,禋燔讲礼隆。 物兼明德荐,天以至诚通。 制度亲祠盛,威仪陟配崇。 戎容俨仙仗,霁色照郊宫。 国典书昭事,神禧报屡丰。 端闱宣大号,王泽浸无穷。 |
| 亦恐浅深同禹穴,兼云制度象污樽。 窥寻未见泉来路,缅想应穿石裂痕。 片段似冰犹可把,澄清如镜不曾昏。 欲知到底无尘染,堪与吾师比性源。 |
| 美竹生穷崖,西人翦为笛。 制度诚简易,不假金玉饰。 五音既繁会,八音亦交出。 凤鸣何雝雝,龙吟尤历历。 贪者听之廉,愁者听之怿。 悍者听之和,劳者听之佚。 遗调感人多,今人孰能识。 空复想桓伊,三弄楚天碧。 |
| 堪叹笔砚纸墨,结绳制度规模。 寻常写染永成书。 偏称文房注疏。 独我摇头不管,教大记录元初。 灵光一点便开舒。 复把真如返觑。 |
| 方深有制度,撞之以合乐。 止乐戛以敔,始终知所觉。 |
| 吾墙高不满七尺,墙身虽小墙心直。 亦如居士护法城,敢有逾垣德之贼。 古人制度今人为,朱檐碧瓦还差差。 黄金为墙白银壁,个中住处少人知。 |
| 壁厨殊易成,制度亦敬简。 二边各一柱,四齿横两板。 重重叠书册,造次可抽拣。 犹胜堆案头,儿女恣翻混。 邺侯悬牙签,况复余性懒。 聊欲备阙遗,时时遮老眼。 |
| 女娲炼五石,上补天之缺。 如锢黄金液,万古无由裂。 尧舜首制度,巨防高嶻嵲。 后世日破穿,通为万鼠穴。 譬彼果蓏虫,熟烂恣攻啮。 岂无良工手,一起为施设。 非若天之难,前辈有夔卨。 苟或不关心,女娲亦为拙。 |
| 扶运匡时计已差,青山重叠故京遮。 九华宫殿燕王府,百辟门庭戍卒家。 文武衣冠更制度,绮罗巷陌失繁华。 毡车尽载天魔去,唯有莺衔御苑花。 ¤ |
| 树老枝半死,碑断壁底眠。 古屋颜色改,有佛独岿然。 苍首上雨足,坏臂蔓草缠。 野老每再拜,往往报丰年。 孔祠照四方,制度雘妍。 朝夕过其下,孰肯为恭虔。 土木兹仅分,吾民信益坚。 佛法入人心,谁与斸其根。 苍苍不可问,用意或者偏。 木蠹罪岂大,付与啄木权。 胡不啄佛徒,使蠹民之天。 |
| 穆穆圣皇,雍雍明堂。 左平右墄,上圆下方。 调均风雨,制度阴阳。 四窗八达,五室九房。 南通夏火,西瞰秋霜。 天子临御,万玉锵锵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