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高髻云鬟宫样妆,春风一曲杜韦娘。 司空见惯浑闲事,断尽苏州刺史肠。 |
| 健夫结束执旌旗,晓度长江自合围。 野外狐狸搜得尽,天边鸿雁射来稀。 苍鹰落日饥唯急,白马平川走似飞。 蜡节畋游非为己,莫惊刺史夜深归。 |
| 偶罢阿衡来典郡,固无闲物可应官。 凭君为报群胥道,莫作循州刺史看。 |
| 柳州柳刺史,种柳柳江边。 谈笑为故事,推移成昔年。 垂阴当覆地,耸干会参天。 好作思人树,惭无惠化传。 |
| 寒夜灯前赖酒壶,与君相对兴犹孤。 忠州刺史应闲卧,江水猿声睡得无。 |
| 好去民曹李判官,少贪公事且谋欢。 男儿未死争能料,莫作忠州刺史看。 |
| 钱塘刺史谩题诗,贫褊无恩懦少威。 春尽酒杯花影在,潮回画槛水声微,闲吟山际邀僧上,暮入林中看鹤归。 无术理人人自理,朝朝渐觉簿书稀。 |
| 老听笙歌亦解愁,醉中因遣合甘州。 行追赤岭千山外,坐想黄河一曲流。 日暮岂堪征妇怨,路傍能结旅人愁。 左绵刺史心先死,泪满朱弦催白头。 |
| 十月清霜尚未寒,雪英重叠已如抟。 还悲独咏东园里,老作南州刺史看。 北客见皆惊节气,郡僚痴欲望杯盘。 交亲罕至长安远,一醉如泥岂自欢。 |
| 渥洼步数太阿姿,争遣王侯不奉知。 花作城池入官处,锦随刀尺少年时。 两衙断狱兼留客,三考论功合树碑。 须信隔帘看刺史,锦章朱绂已葳蕤。 |
| 高情雅韵三峰守,主领清光管白云。 自笑亦曾为刺史,苏州肥腻不如君。 |
| 明朝欲见琴尊伴,洗拭金杯拂玉徽。 君乞曹州刺史替,我抛刑部侍郎归。 倚疮老马收蹄立,避箭高鸿尽翅飞。 岂料洛阳风月夜,故人垂老得相依。 |
| 重重吴越浙江潮,刺史何门始得消。 五字州人唯有此,四邻风景合相饶。 橘村篱落香潜度,竹寺虚空翠自飘。 君去九衢须说我,病成疏懒懒趋朝。 |
| 地僻山深古上饶,土风贫薄道程遥。 不唯迁客须恓屑,见说居人也寂寥。 溪畔毒沙藏水弩,城头枯树下山魈。 若于此郡为卑吏,刺史厅前又折腰。 |
| 剖竹向江濆,能名计日闻。 隼旗新刺史,虎剑旧将军。 驿舫宿湖月,州城浸海云。 青门酒楼上,欲别醉醺醺。 |
| 江州司马日,忠州刺史时。 栽松满后院,种柳荫前墀。 彼皆非吾土,栽种尚忘疲。 况兹是我宅,葺艺固其宜。 平旦领仆使,乘春亲指挥。 移花夹暖室,徙竹覆寒池。 池水变绿色,池芳动清辉。 寻芳弄水坐,尽日心熙熙。 一物苟可适,万缘都若遗。 设如宅门外,有事吾不知。 |
| 罢起郎官草,初分刺史符。 海云迎过楚,江月引归吴。 城底涛声震,楼端蜃气孤。 千家窥驿舫,五马饮春湖。 柳色供诗用,莺声送酒须。 知君望乡处,枉道上姑苏。 |
| 铃阁清虚刺史闲,廉车因得访仙山。 旌旂飘缈烟霞外,冠盖追随水石间。 丹井寂寥终古在,鸾骖怅望几时还。 人来谢史留诗笔,今日遗风尚可攀。 |
| 征南官属似君稀,才子当今刘孝威。 蛮府参军趋传舍,交州刺史拜行衣。 前临瘴海无人过,却望衡阳少雁飞。 为报苍梧云影道,明年早送客帆归。 |
| 荆山已去华山来,日出潼关四扇开。 刺史莫辞迎候远,相公亲破蔡州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