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洹堂半月三来,小庭日见添佳致。 苍稂疏瘦,黄葵高洁,玉簪清丽。 林影波光,新晴景物,嫩凉天气。 对溪山如此,田园归去,除诗酒、浑无事。 烂漫乡邻鸡黍,比当年、鼎烹加味。 古今都说,浮云春梦,功名富贵。 何事迷途,直临老境,才寻平地。 把尘寰休问,菊花行绽,请重来醉。 |
| 洹堂半月三来,小庭日见添佳致。 苍稂疏瘦,黄葵高洁,玉簪清丽。 林影波光,新晴景物,嫩凉天气。 对溪山如此,田园归去,除诗酒、浑无事。 烂漫乡邻鸡黍,比当年、鼎烹加味。 古今都说,浮云春梦,功名富贵。 何事迷途,直临老境,才寻平地。 把尘寰休问,菊花行绽,请重来醉。 |
| 卯酒困三杯,午餐便一肉。 雨声来不断,睡味清且熟。 昏昏觉还卧,展转无由足。 强起出门行,孤梦犹可续。 泥深竹鸡语,村暗鸠妇哭。 明朝看此诗,睡语应难读。 |
| 春风岭上淮南村,昔年梅花曾断魂。 (予昔赴黄州,春风岭上见梅花,有两绝句。 明年正月往岐亭,道中赋诗云:去年今日关山路,细雨梅花正断魂。 )岂知流落复相见,蛮风蜒雨愁黄昏。 长条半落荔支浦,卧树独秀桄榔园。 岂惟幽光留夜色,直恐泠艳排冬温。 松风亭下荆棘里,两株玉蕊明朝暾。 海南仙云娇堕砌,月下缟衣来扣门。 酒醒梦觉起绕树,妙... |
| 然,为之赏音。 刘因求乐府于予,遂赋此,且道坐客醉语秋怀谁写,听一声金缕,同倾芳酒。 娇啭林莺,圆累珠串,春在碧罗云袖。 宫中磬簧齐发,字外五音何浏。 坐闲友。 道江南风月,此声无有。 回首。 伤离久。 三叠阳关,不到青青柳。 得意石州,片帆云影,翻动海山明秀。 风流故家未减,自笑杜陵衰叟。 再相*。 卷中人正好,崔徽消瘦... |
| 人言禹时柏,是否何必研。 要知是古物,少亦逾千年。 盘盘九龙子,脊尾何蜿蜒。 疏髯挟雷雨,瘦骨含风烟。 居然负世望,淡苦依老禅。 纷披苔藓中,偃息鱼鼓边。 不知忆万人,饥饿长呼天。 我欲笺上帝,六丁呼使前。 九龙分九州,各值所治田。 膏泽皆要足,阴晴无敢愆。 如此岂不善,天心应谓然。 |
| 孤云两角不可行,望云九井不可渡。 嶓冢之山高插天,汉水滔滔日东去。 高皇试剑石为分,草没苔封犹故处。 将坛坡陀过千载,中野疑有神物护。 我时在幕府,来往无晨暮。 夜宿沔阳驿,朝饭长木舖。 雪中痛饮百榼空,蹴踏山林伐狐兔。 耽耽北山虎,食人不知数。 孤儿寡妇雠不报,日落风生行旅惧。 我闻投袂起,大呼闻百步,奋戈直前虎人立,吼裂... |
| 已过谷雨十六日,犹见牡丹开浅红。 曾不争先及开早,能陪芍药倒薰风。 |
| ...序壬寅年十月十八日。 入摄山栖霞寺。 登岸极峭。 颇畅怀抱。 至德元年癸卯十月二十六日。 又再游此寺。 布法司施菩萨戒。 甲辰年十月二十五日。 奉送金像还山。 限以时务。 不得恣情淹留。 乙巳年十一月十六日。 更获拜礼。 仍停山中宿。 永夜留连。 栖神悚听。 但交臂不停。 薪指俄谢。 率制此篇。 以记即目。 俾后来赏来... |
| 已过谷雨十六日,犹见牡丹斗浅红。 曾不争先及开早,能陪芍药到薰风。 |
| 已过谷雨十六日,犹见牡丹开浅红。 曾不争先及春早,能陪芍药到薰风。 |
| 正月十一日书札,五月十六日到来。 柳吟秦望咫尺地,鲤鱼何处闲裴回。 故人情意未疏索,次第序述眉眼开。 上言二年隔烟水,下有数幅真琼瑰。 行吟坐读口不倦,瀑泉激射琅玕摧。 壁池兰蕙日已老,村酒蘸甲时几杯。 鹤龄鸿算不复见,雨后蓑笠空莓苔。 自从黄寇扰中土,人心波荡犹未回。 道殷合眼拜九列,张濬掉舌升三台。 朝廷济济百揆序,宁将... |
| ...,不期而至者一人,期而不至者二人,袁校书子英、余道士复初。 实洪武十五年壬戌闰二月十六日。 老逢节序感流年,聊复追游愧昔贤。 政以渐当修禊日,也宜仍咏舞雩天。 人时并值良难继,童冠相随亦足怜。 耐可襟怀重吊古,何烦羽翼远游仙。 寺因效祐称题胜,境出关荆点染玄。 尘世流光嗟百五,浮图幻界诧三千。 海门翠割蓬莱股,地轴苍擎太华颠。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