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青堆溪上水平堤,绛瓦参差半掩扉。 我与圣公俱客寓,人传帝子尚灵威。 胜缘龃龉三重障,志士辛勤十载归。 花木禅房都不见,但余蝙蝠昼群飞。 |
| 翰苑留名久,城边半掩扉。 声随淮水远,吟入楚天微。 吏静看山坐,乡遥抚剑归。 清虚无别事,嘉政在璇玑。 |
| 笙歌凄咽离亭晚,回首高城半掩门。 叠叠远山横翠霭,娟娟新月耿黄昏。 未嫌双橹妨欹枕,自是孤舟易断魂。 遥想柯桥落帆处,隔江微火认渔村。 |
| 春又晚。 风劲落红如剪。 睡起绣床飞絮满。 日长门半掩。 不管离肠欲断。 听尽梁间双燕。 试上小楼还不见。 楼前芳草远。 |
| 枪榆不羡贴天飞,冷落柴门半掩扉。 花榭水轩催客老,饭囊酒瓮与心违。 风流沈约自应瘦,美好陈平今已非。 谁似宗盟重山岳,九环金带称腰围。 |
| 暮霭昏昏半掩扉,偶逢邻叟荷鉏归。 且令闲说乡村事,莫问渠言是与非。 |
| 昭代培英俊,皇天独不仁。 儒林埋鸑鷟,翰苑失麒麟。 青史空遗字,黄麻半掩尘。 惟余忠荩语,分付义方人。 |
| 隐隐西南月一钩,春风落日澹如秋。 房栊半掩无人语,鼓角声中始欲愁。 |
| 邃馆金铺半掩,帘幕参差影。 睡起槐阴转午,鸟啼人寂静。 残妆褪粉,松髻敧云慵不整。 尽无言,手挼裙带绕花迳。 酒醒时,梦回处,旧事何堪省。 共载寻春,并坐调筝何时更。 心情尽日,一似杨花飞无定。 未黄昏,又先愁夜永。 |
| 门关晡半掩,鸟雀远相呼。 星宿生圭窦,春风在石炉。 不胜亲友念,有恨岁年徂。 坐久四邻静,寒灯势颇孤。 |
| 小院春昼。 晴窗霞透。 把雨燕脂,倚风翠袖。 芳意恼愉多。 暖金荷。 多情不分群葩后。 伤春瘦。 浅黛眉尖秀。 红潮醉脸。 半掩花底重门。 怨黄昏。 |
| 蜡炬高高,龙烟细细。 玉楼十二门初闭。 疏帘不卷水晶寒,小屏半掩琉璃翠。 桃叶新声,榴花美味。 南山宾客东山妓。 利名不肯放人闲,忙中偷取工夫醉。 |
| 归燕羁鸿共断魂,荻花枫叶泊孤村。 风吹暗浪重添缆,雨送新寒半掩门。 鱼市人烟横惨淡,龙祠箫鼓闹黄昏。 此身且健无余恨,行路虽难莫更论。 |
| 惠诗传驿旧,立雪想师遥。 一别此山去,清风不可招。 经窗云半掩,石塔水偏朝。 托迹今三宿,伊谁共寂寥。 |
| 香墨弯弯画,燕脂淡淡匀。 揉蓝衫子杏黄裙。 独倚玉阑无语、点檀唇。 人去空流水,花飞半掩门。 乱山何处觅行云。 又是一钩新月、照黄昏。 |
| 酥点萼。 玉碾萼。 点时碾时香雪薄。 才折得。 春方弱。 半掩朱扉,垂绣幕。 怕吹落。 拈一饷。 嗅一饷。 拈时嗅时宿酒忘。 春争上。 不忍放。 待对菱花,斜插向。 宝钗上。 |
| 屋角成金字,溪流作谷纹。 斜通小桥路,半掩夕阳门。 孤艇冲烟过,疏钟隔坞闻。 杜门非独病,实自厌纷纷。 |
| 森森松竹锁春风,半掩柴门一径通。 独步水云情似鹤,对人谈论气如虹。 诗书当日三冬富,光燄他时万丈雄。 忽驭冷风径归去,长庚依旧耿秋空。 |
| 胡床东乡坐,秋风忽凄其。 老夫襄病骨,急令闭东扉。 西扉亦半掩,压风作东吹。 何必风及我,风入凉自驰。 睌蝉见谁说,我饮渠便知。 飞从何方来,径集庭树枝。 三叹复九咏,话尽新秋悲。 我老悲已忘,汝语复为谁。 老乌啼一声,不知蝉所之。 |
| 去年五月访丹元,月谷先生与我言。 将谓此生共茅舍,不知何事速云轩。 亲书数卷空悬壁,旧隐三间半掩门。 雪魄冰魂无处觅,秋烟秋雨暗孤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