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河桥别柳减春条,隔浦挐音听已遥。 千里羹蓴夸敌酪,满池滮稻欲鸣蜩。 东风楚岸神灵雨,残月吴波上下潮。 如吊湘累搴香若,秋江斜日驻兰桡。 |
| 南下斯须隔帝乡,北行一步掩南方。 悠悠烟景两边意,蜀客秦人各断肠。 |
| 平生诗句多山水,谪宦谁知是胜游。 南下阌乡三百里,泉声相送到商州。 |
| 王定国访余于彭城,一日棹小舟,与颜长道携盼、英、卿三子游泗水,北上圣女山,南下百步洪,吹笛饮酒,乘月而归。 余时以事不得往,夜着羽衣,伫立于黄楼上,相视而笑,以为李太白死,世间无此乐三百余年矣。 定国既去逾月,复与参寥师放舟洪下,追怀曩游,以为陈迹,喟然而叹。 故作二诗,一以遗参寥,一以寄定国,且示颜长道、舒尧文邀同赋云。 长洪... |
| 长安何但遗黎舞,翁仲铜驼亦笑开。 他日佛貍南下路,青泥千尺髑髅台。 |
| 西风篱落草虫鸣,唤起书生啜菽心。 雨瓣霏霏成晚荚,霞英蔼蔼烁秋阴。 三年得谪非无乐,七步燃萁谩有吟。 请看种分红白色,南山南下此苗深。 |
| 高岩南下走群龙,两小源头合一峰。 问道是中人不识,先生信善择中庸。 |
| 驱马下遥川,残阳促晚鞭。 高林夹广道,乱水入平田。 村落晴如画,桑林昼起烟。 飞鸿正南下,归意满云边。 |
| 结草终南下,云萝下迳深。 人穷文始迹,谁到伯阳心。 古木含天理,清风快客襟。 劳车行计促,空媿负长吟。 |
| 亭上三峰臂五湖,皇华人到此躇蹰。 乡民看取黄龙节,郡吏听宣赤凤书。 南下威如霜落后,抚边恩似雨来初。 离筵河用银灯烛,自有双星照使车。 |
| 升山南下一峰高,上尽层轩未厌劳。 际海烟云常惨淡,大寒松竹更萧骚。 经台日永销香篆,谈席风生落麈毛。 我亦有心从自得,琉璃瓶水照秋毫。 |
| 摐摐名木列千兵,风雨斜来卷旆旌。 愁倚寺门南下望,水烟不见小桥横。 |
| 故园此去浑如客,异县而今却是家。 还日檐楹应着燕,来时杨柳未藏鸦。 孤舟泛泛春江阔,去鸟飞飞岸横斜。 却忆当年南下日,伤心泣尽日昏华。 |
| 天兵南下此桥江,敌国当时指顾降。 山水雄豪空复在,君王神武自难双。 留连落日频回首,想像余墟独倚窗。 却怪夏阳才一苇,汉家何事费罂岳。 |
| 南位之南下曲街,画罗窗户隔红梅。 方方丈石平如掌,曾是官家拜斗来。 |
| 天欲亡佗开汉境,将军英武契风云。 远驱函谷三千骑,南下番禺十万兵。 自此河山消垒拒,至今民俗荷庸勋。 后来扼腕征蛮者,禄重功轻不似君。 |
| 晴澜金色漾琉璃,日落春风拍岸时。 鸥鸟不惊人去远,掖垣南下树参差。 |
| 殊方秋尽怯登临,万里屯云结岁阴。 崖壁{左山右孝}岈知禹绩,江山割据识雄心。 沧波南下奔云急,单舸东游两鬓侵。 漂转十方仍作客,沉吟怀古泪沾襟。 |
| 马耳萧萧雪拥裘,乱山南下是处州。 自从天地生吟骨,何处江山无脚头。 空有梦随东野去,可无言送子长游。 白云在望频回首,珍重归期记麦秋。 |
| 乘轺南下兴何长,大半江山是故乡。 蛮府好迎天上使,朝贤不为橐中装。 犀牛出水挨铜柱,飓母扶空卸海樯。 复命丹墀莫经岁,北门西掖待翱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