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访友南山路,桥横古木阴。 砌苔无俗迹,庭柏是禅心。 旧衲连云补,新诗带月吟。 同袍严戒行,别是一丛林。 |
| 岩岩南山石,上有孤生竹。 结根不择地,天地聊自足。 卷耳不盈筐,绿刍不盈掬。 原言勿采采,留此媚幽独。 |
| 落日欲没多云烟,南山暝鸦归北山。 楼台城上半明灭,灯火桥头初往还。 江西八月热犹在,坐中迁客头欲班。 何时解网听归去,黄花白酒疏篱间。 |
| 西郊小筑临烟汀,南山秀色入窗棂。 朝钟暮鼓在何许,乃是会稽山阴之兰亭。 堂中老人白须鬓,手扶藤杖垂九龄,客来不语坐至夕,往者绝物今忘形。 墙隅老鸡新树栅,长号催上东方星。 老人亦起穿两屦,岩泉漱齿读黄庭。 |
| 屯云失南山,三日吹细雨。 岁月不贷人,蛙声遽如许! 一年复一年,老至不可御。 下湿病在脾,余息仅如缕。 枯皮裹瘦骨,半属松下土。 屋坏要当颠,安能强撑拄! |
| 老夫闭门衰疾婴,小儿适有南山行,一奴入市暮未返,愔愔不闻鸟雀鸣。 地炉火死冻脚硬,欲作薄粥愁空枪。 平生遣日赖诗句,久矣无复吟哦声。 但余一点真正念,照了万象犹精明。 欲论此事向何许,众中倘遇千人英? |
| 长安春色自依依,大命移应地不知。 蔓草已迷双凤阙,千花犹照九龙池。 岂无东合开今日,尚有南山似旧时。 一月悠悠游不足,青门欲出步迟迟。 |
| 荆棘林中善卷舒,更於骊颔探神珠。 南山鳖鼻活拈得,乘兴犹来捋虎须。 |
| 为儒如此尔,粮食第晨晡。 诗漫南山杞,愁连董泽蒲。 宾筵阙鹅炙,券负有牛租。 久要惟穷鬼,文成不受驱。 |
| 当头一句,无过直与。 南山有口,不敢错举,笑破露柱。 |
| 郭外有村名孟堡,旧传君此卜幽栖。 草荒东野千年宅,水绕南山一曲溪。 人物不生诗渺渺,秋风无语恨凄凄。 可怜如许衣冠士,不为留祠向竹西。 |
| 草草重阳节,黄花惜未开。 故人犹有酒,行客且衔杯。 日落蛩声苦,云低雁影来。 南山足佳气,独立意徘徊。 |
| 客行半吴楚,人与诗皆穷。 得公三昧语,示我五言工。 南山足佳气,古刹长清风。 应余锦囊句,还许莲社同。 |
| 南山未解松梢雪。 西山已挂梅梢月。 说似玉林人。 人间无此清。 此身元是客。 小住娱今夕。 拍手凭阑干。 霜风吹鬓寒。 |
| 南山山北北山南,一洞中分路口三。 飞鹤叫云声自远,懒龙悭雨睡方酣。 襄公淡墨留苍壁,太史高风拂翠岚。 百尺岩前清绝处,道人先我著茅庵。 |
| 天雷如鼓,云腾致雨。 雨霁云收,新月一钩,至道无难,惟嫌拣择。 五年分疏太隔胍,东海鲤鱼多赤梢,南山大虫有白额。 |
| 秋乍觉。 露凉顿觉罗衾薄。 罗衾薄。 黄昏庭院,水风帘幕。 阑干待月花时约。 愁长梦短浑忘却。 浑忘却。 南山猿鹤,北枝乌鹊。 |
| 三通鼓罢,簇簇上来。 诸人减却多少威光,南山入地三尺。 |
| 千秋从昔庆嘉名,四海而今加太平。 十里旌旗明晓色,万家弦管被新声。 五云已逐阳乌见,百兽方随仪凤鸣。 更喜簪绅趋燕衔,南山祝圣愿同倾。 |
| 西湖南山和靖庐,西山东湖清隐居。 皇天从来具老眼,胜地不肯栖凡夫。 眼中西时风月景,胸次万古皇王书。 夫君岂是终隐者,要学川云时卷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