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南山咚咚天作鼓,号召诸龙尽行雨。 惟有秃角最先到,泼墨云中鳞鬣舞。 |
| 不是青山是画图,南山瘦削北敷腴。 两山名姓君知麽,一字玄晖一圣俞。 |
| 阅世行将老斲轮,那能不朽见仍云。 岁中日月又除尽,圣处工夫无半分。 秋水寒沙鱼得计,南山温雾豹成文。 古心自有著鞭地,尺璧分阴未当勤。 |
| 剑佩声来合玉除,骐驎烟上暗金铺。 近臣先识天颜喜,九奏初知昼景舒。 东海为田将几见,南山称寿已三呼。 欲知帝力今多少,醉舞行歌塞道涂。 |
| 面皮刮得霜,脊梁生铁铸。 活弄恶机关,真本奉化子。 据南山白额落却威,锁冷泉清波无透路。 最无端是不近人情,把断贯索,倒悬佛祖,四海禅流恶见渠。 任妙手僧繇,画得全真,且无著处。 |
| 锦膺绣羽名山鸡,清泉可饮林可栖。 稻粱满野弃不啄,虽有奇祸无阶梯。 东村西村烟雨晚,萧艾离离林薄浅。 翩然一下骇机发,汝虽知悔安能免! 汉家天子南山下,万骑合围穷日夜。 犬牙鹰爪死不辞,触机折颈吁可悲! |
| 朝云南山吐,暮云北山翕。 来往高榭中,留者颇堆积。 坐客如久之,去须襟袖湿。 |
| 蹑尽巉岩气未苏,悔来坡下独长吁。 一观烟雾南山面,从昔名坡信厚诬。 |
| 簷外浮岚暖翠堆,道人亲眼为渠开。 餐钱官簿何须计,直为南山亦合来。 |
| 行路难,有何难。 不见陶渊明,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 彼此丈夫,莫受人瞒。 |
| 南山高且深,竹深带流水。 先生庐其中,迥若崆峒子。 雪发覆两肩,深悟造化理。 手注三体诗,名满四海耳。 时以诗名家,亦来质疑似。 我本浪得名,长挂春风齿。 乃识先生心,非非还是是。 |
| 胜日山堂共一樽,未妨窈窕对嶙峋。 髻分翠影眉争绿,人与南山各可人。 |
| 白鹞捉黄雀,斜盘下九天。 岂知南山侧,复有虞人弦。 一发中双翼,忽毙青云端。 行人皆抚掌,仰视落飞翰。 弓矢悬马头,少年坐雕鞍。 持归咸阳市,百鸟争聚观。 美酒白玉缸,肉腊黄金槃。 乐哉今日宴,四座争万年。 |
| 北阙献书寝不报,南山种田时不登。 百人会中身不预,五侯门前心不能。 身投河朔饮君酒,家在茂陵平安否? 且共登山复临水,莫问春风动杨柳。 今人作人多自私,我心不说君应知。 济人然后拂衣去,肯作徒尔一男儿! |
| 水玉簪头白角巾,瑶琴寂历拂轻尘。 浓阴似帐红薇晚,细雨如烟碧草春。 隔竹见笼疑有鹤,卷帘看画静无人。 南山自是忘年友,谷口徒称郑子真。 |
| 客梦到何许,南山桃李园。 未能忘蜡屐,何意谒金门。 原举汉三杰,尽戡周陆浑。 虎皮包剑戟,农务看村村。 |
| 路入南山旧汉畿,油油清渭照牙旗。 古业百战功名地,正是鸡鸣起舞时。 |
| 小猎南山雪未消,绣旗斜卷玉骢骄。 不如意事常千万,空想先锋宿渭桥。 |
| 乱水东流落照时,黄花满径客行迟。 林端忽见南山色,马上还吟陶令诗。 |
| 原野日辽阔,南山疏亭亭。 夏云敛氛翳,秋木呈疏明。 幽居苦不乐,展步乘朝晴。 嗟我无羽翼,何由蹑峥嵘。 神仙虽诞漫,可以忘俗情。 乘桴古亦有,况复凌沧溟。 浮生既有限,散诞烦冠缨。 黄精若可采,高揖吾其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