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花径风来百样香,卷帘春水绿池塘。 如今万事销磨尽,四卷楞伽味最长。 |
| 枉费花工着意催,漫山桃李总非材。 要令千古芬香在,能作和羹自有梅。 |
| 锦带吴钩轻薄儿,三三五五竞花时。 太平乐事从谁得,费尽经纶尔不知。 |
| 玉疊开方面,金汤控上游。 连营骠骑毛,重拆雁行楼。 缰弩虚空发,飞桥日夜浮。 烟生烽燧地,草死虎狼秋。 此处兵威震,当时国步尤。 六年襄郡守,三策飞臣谋。 大将深财陷,长江万里休。 两淮先按堵,孤注独横筹。 破竹约乘势,联风已置邮。 乾坤机轴转,海岳版轩收。 春变山堂柳,波通汴水欧。 平坡南下马,远渡北来舟。 无复琼花梦,... |
| 长安雪后似春归,积素凝华连曙晖。 色借玉珂迷晓骑,光添银烛晃朝衣。 西山落月临天仗,北阙晴云捧禁闱。 闻道仙郎歌白雪,由来此曲和人稀。 |
| 万里荆襄入战尘,汴州门外即荆榛。 蛟龙岂是池中物,虮虱空悲地上臣。 乔木他年怀故国,野烟何处望行人? 秋风不用吹华发,沧海横流要此身! |
| 蠖轩屈首诗书人,自喻适志非求伸。 闻蝉熟寐白竹簟,见客一整乌纱巾。 语言无味穷鬼志,香火有缘居士身。 明年得去不汲汲,种竹待笋犹须春。 |
| 章溪与贡水,何事会波澜。 万里归人少,孤舟行路难。 春光浮曲浪,暮色隔连滩。 花发从南早,江流向北宽。 故交参盛府,新角耸危冠。 楚剑期终割,隋珠惜未弹。 酒醒愁转极,别远泪初干。 愿保乔松质,青青过大寒。 |
| 殿后花枝白间红,楼前当道绿杨风。 横飞彩槛波光外,倒写朱阑水影中。 |
| 大明南至庆天正,朔旦圆丘乐七成。 文轨尽同尧历象,斋祠忝备汉公卿。 星辰列位祥光满,金石交音晓奏清。 更有观台称贺处,黄云捧日瑞升平。 |
| 门外烟花看不厌,东风故为客开帘。 如今乐极思畴昔,长是春深未解严。 |
| 水边梅柳倍精神,总趁晴天作好春。 多谢东君惜花意,不教风雨废芳辰。 |
| 浩荡东风雨散丝,暗移春色上花枝。 云阴半卷龙楼晚,正是词臣退直时。 |
| 朝来渐可试春衣,弩末轻寒力已微。 木叶未繁山尚瘦,桃花欲落花初肥。 疆陲虏逐征鸿去,庭馆人随社燕归。 紫陌青门无恙在,不妨携酒问芳菲。 |
| 春留融冶日添长,万品无涯入醉乡。 谁道人间泛仙境,水心楼殿半斜阳。 |
| 山上巴子城,山下巴江水。 中有穷独人,强名为刺史。 时时窃自哂,刺史岂如是。 仓粟喂家人,黄缣裹妻子。 莓苔翳冠带,雾雨霾楼雉。 衙鼓暮复朝,郡斋卧还起。 回头望南浦,亦在烟波里。 而我复何嗟,夫君犹滞此。 |
| 燕羽差池何处归,衔恩春傍主人飞。 定须借与一巢稳,十载飘零事事非。 |
| 十载钱塘云汉间,江声梦裹听潺湲。 他山纵染千寻碧,不似西湖一带山。 |
| 嵩高云日明,潘岳赋初成。 篱槿花无色,阶桐叶有声。 绛纱垂簟净,白羽拂衣轻。 鸿雁悲天远,龟鱼觉水清。 别弦添楚思,牧马动边情。 田雨农官问,林风苑吏惊。 松篁终茂盛,蓬艾自衰荣。 遥仰凭轩夕,惟应喜宋生。 |
| 偶来东浙系铜章,只似南都旧礼郎。 花月总随琴在席,草书都与印盛箱。 村歌晓日茶初出,社鼓春风麦始尝。 大是山中好长日,萧萧衙院隐焚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