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溪山付与醉中仙,美酒何曾斗十千。 就得江边贱鱼稻,闲官未用苦相怜。 |
| 庵中独宿雨垂垂,永夜无人款竹扉。 灰冷铜炉香欲灭,床头一点葛灯微。 |
| 贪看梅花短作程,吟鞭不动马蹄轻。 村庄到处如知已,物色於人亦有情。 去雁远连潮水落,乱山低与暮云平。 倚栏无语閒商略,此景谁能画得成。 |
| 张子耽酒语蹇吃,闻道颍州又陈州。 形模弥勒一布袋,文字江河万古流。 |
| 成王小心似文武,周召何妨略不同。 不须要出我门下,实用人材即至公。 |
| 东郊雨后好风烟,大阅归来意豁然。 十里旌旗明照日,九衢鼓吹闹喧天。 酴醾也浑如雪,杨柳飞来总是绵。 景物眼前虽不恶,老来无奈忆林泉。 |
| 雨后节迟暑尚悭,凉生秘殿远尘寰。 对时已惕阴将长,抚序应知岁渐孱。 心尚清明敢辞老,政关治忽戒偷闲。 斋居永昼闲原有,诗本黄绫手自删。 |
| 东风堤上送行人,渐出城来渐少尘。 柳色已深花又落,客来下马独伤春。 |
| 卷书坐东轩,有竹甚魁伟。 清风过其间,戛戛鸣不已。 写之以素琴,音节淡如水。 不惜为人弹,临流须洗耳。 |
| 谁念独坐愁,日暮此南楼。 云去舜祠闭,月明潇水流。 猿声何处晓,枫叶满山秋。 不分匣中镜,少年看白头。 |
| 乍雨还晴近禁烟,踏青人憩楚江边。 花枝处处争妍媚,妆点春光二月天。 |
| 去却蔫花意转新,是知疏密总宜人。 正由秽去清虚集,不碍萧然冠与巾。 |
| 并湖微径曲通村,步步看梅遂款门。 犬似不能知客意,苦相唐突吠篱根。 |
| 凤衔丹诏纪初元,余恨难忘杞国天。 贤路当三接接书,宅家可卜中兴年。 出车示可忘多难,覃耜尤须祝大田。 千古逃吴称至德,有周笃庆更绵延。 |
| 霜髭撚断雪肩寒,帝放还山莫下山。 饶取两生留鲁国,笑他四皓出蓝关。 弈秋局已翻新势,王会图应复旧寰。 老不预人家国事,自撑一叶向深湾。 |
| 唤回暖律解严寒,甚矣吾侯似次山。 拾穗有农田尽辟,诟租无吏户常关。 家于莆积百年爱,帝视闽如千里寰。 欲扫草堂迎小队,钓台只在北溪湾。 |
| 只许山僧对此君,柴门久已断人群。 梅花奥里孤筇至,不是寒灰是冷云。 |
| 万里起青烟,旌旗若涌泉。 国家开气数,陵谷见推迁。 避难浑无地,偷生赖有天。 夜来闻大母,已自纳降笺。 |
| 败絮龙钟拥病身,十分寒事在湘滨。 若非野店黏官历,不记今朝是立春。 |
| 陌上鸣钲夜向晨,缀行花锦照城闉。 湔裙未免多游女,舍耒深忧有惰民。 史载孝娥今列祀,骚云帝子没为神。 腊傩固匪儒家法,居鲁安能异鲁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