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小麦田田种,垂杨岸岸栽。 风从平望住,雨傍下塘来。 乱港交穿市,高桥过得桅。 谁言破书箧,檐取太湖回。 |
| 云物岁将暮,风烟晚自凄。 更人初授宿,晚翼已归栖。 美酒浅深酌,新诗取次题。 亲交尽在眼,幸不费招携。 |
| 作尉古来清,况於干越城。 舟中雨新足,溪上水初生。 苍獭出还没,素鸥飞且鸣。 休将五色棒,欲取洛阳名。 |
| 朝廷不忘远,徒欲得公重。 不然如公贤,久合居侍从。 少须岁和丰,归骑承天宠。 看取武陵原,田耕麦米垄。 |
| 一筇一衲出山相,不道斯人故可人。 我已久闻挥翰手,师宁相对坐禅身。 山林有味青灯古,天地无情白发新。 认取本来真面目,瀑泉诗好未知津。 |
| 万叠青山锁暮阴,倚栏凝竚意深深。 趁时士女忺秦服,学语儿童解楚吟。 当日繁华逐流水,何年拱把秀穹林。 辽东俎豆铜川筮,认取斯人万古心。 |
| 揽辔丹青久更恬,挂冠高处静尤厌。 情田不是年年熟,世味安能种种帘。 虎鼠乘时争用舍,鸢鱼适意自飞潜。 也应及取仙舟下,同向南山看水帘。 |
| 取不得舍不得,不可得中只么得。 万籁收声兮万象自闲,秋水吞空兮秋天一色。 |
| 妇并蚕筐候蚕浴,儿眠牛背趁牛行。 要知比屋俱无事,看取人家尽乐生。 麦畦就熟黄云委,秧垅初齐绿浪生。 快活收声闻布谷,可怜鸟语近人情。 |
| 我朝诗道愧唐人,魏晋风流更勿论。 庄子于今逢惠子,孔门自昔契程门。 君宜莺出云霄路,我亦猿吟烟水村。 趁取山人来离谷,梅花湖上返诗魂。 |
| 老菊残梧九月霜,谁将先暖入东堂。 不因造物於人厚,肯放南枝特地香。 九鼎燮调端有待,百花羞涩敢言芳。 看来水玉浑相映,好取龙吟播乐章。 |
| 马鞍山下倚吟鞭,慨想前贤古道边。 健笔南轩三大字,高风相国一泓泉。 征途著句虽无暇,诗版留名自可传。 寺主相邀观石刻,呼童汲水取茶煎。 |
| 力学三年看有成,龙蛇蟠势冀存身。 一杯饯别初迎腊,千里归来欲送春。 爱日光阴宜共惜,及时德业要争新。 吾家丛桂风流在,速取高科慰老亲。 |
| 使君觞客及公荣,慰我他时渴德深。 已为穆生重设醴,更闻正始嗣遗音。 打围红袖留连舞,论槛黄花取次簪。 恰似雄边台上醉,回头岁月叹侵寻。 |
| 大鸡角角号秋田,小鸡啾啾随后先。 喧鸣得意吸遗黍,四顾无人惊复聚。 青天闪倏片影落,饥鸢搏取填空嗉。 纷纷散乱入荆棘,老父应门叫无力。 鸢飞突去何遒疾,大鸡还呼小鸡出。 |
| 赵州三度吃茶,禾山打鼓难比。 休於句下寻求,识取口中滋味。 若识得,观音院里有弥勒。 |
| 连宵风雨太飘摇,颇讶龙吟意气豪。 三座危桥过不易,一溪湍水涨能高。 栖迟王事嗟何及,咫尺威颜敢告劳。 袖取丰年天上去,洗泥淮拟醉香醪。 |
| 不离雉堞似山家,消得诗翁著意夸。 水界葱芊成畎浍,天将平远入烟霞。 沙禽暂落分明见,村径相通取次斜。 且莫向南舒望眼,尘埃闤闠事如麻。 |
| 阳气先从土脉知,老农夜起饲牛饥。 雨深一尺春耕利,日出三竿晓饷迟。 归子同来相妩媚,乌鸢飞下巧追随。 纷纭政令曾何补,要取终年风雨时。 |
| 阳气先従土脉知,老农夜起饲牛饥。 雨深一尺春耕利,日出三竿晓饷迟。 妇子同来相妩媚,鸟鸢飞下巧追随。 纷纭政令曾何补,要取终年风雨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