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「取」的诗词
  • 1 [宋] 姚宽

    《搏鸡行》

    大鸡角角号秋田,小鸡啾啾随后先。
    喧鸣得意吸遗黍,四顾无人惊复聚。
    青天闪倏片影落,饥鸢搏取填空嗉。
    纷纷散乱入荆棘,老父应门叫无力。
    鸢飞突去何遒疾,大鸡还呼小鸡出。
  • 2 [宋] 释法泰

    《颂古四十四首》

    赵州三度吃茶,禾山打鼓难比。
    休於句下寻求,识取口中滋味。
    若识得,观音院里有弥勒。
  • 3 [宋] 虞俦

    《下山雨骤》

    连宵风雨太飘摇,颇讶龙吟意气豪。
    三座危桥过不易,一溪湍水涨能高。
    栖迟王事嗟何及,咫尺威颜敢告劳。
    袖取丰年天上去,洗泥淮拟醉香醪。
  • 4 [宋] 李褒

    《郢州堂唱和》

    不离雉堞似山家,消得诗翁著意夸。
    水界葱芊成畎浍,天将平远入烟霞。
    沙禽暂落分明见,村径相通取次斜。
    且莫向南舒望眼,尘埃闤闠事如麻。
  • 5 [元] 冯子振

    《鹦鹉曲 松林》

    山围行殿周遭住。
    万里看牧羊父。
    听神榆树北车声,满载松林寒雨。
    应昌南旧日长城,带取上京愁去。
    又秋风落雁归鸿,怎说到无言语处。
  • 6 [宋] 苏辙

    《春日耕者》

    阳气先从土脉知,老农夜起饲牛饥。
    雨深一尺春耕利,日出三竿晓饷迟。
    归子同来相妩媚,乌鸢飞下巧追随。
    纷纭政令曾何补,要取终年风雨时。
  • 7 [宋] 苏辙

    《春日耕者》

    阳气先従土脉知,老农夜起饲牛饥。
    雨深一尺春耕利,日出三竿晓饷迟。
    妇子同来相妩媚,鸟鸢飞下巧追随。
    纷纭政令曾何补,要取终年风雨时。
  • 8 [宋] 贾似道

    《其三择撁》

    撁头要长捍要直,落撁不要如弩力。
    撁头急落栅儿中,便是青天遭霹雳。
    把撁犹如人把舵,舵若横时舟受祸。
    撁头须取白露前,好撁就中金宝货。
  • 9 [宋] 林逋

    《杂兴四首》

    掉臂何妨入隐沦,高贤应总贵全真。
    次山有以称聱叟,鲁望兼之传散人。
    拂水远天孤榜晚,夹村微雨一犁春。
    不知图画谁名手,状取江湖太古民。
  • 10 [宋] 陆游

    《题旅舍壁》

    老子残年未易量,出门随处得彷徉。
    窗棂日淡僧房暖,灶突烟青旅甑香。
    浊酒可求敲野店,旧题犹在拂颓墙。
    闲来又取丹经读,夜就松明解布囊。
  • 11 [宋] 张耒

    《探春有感二首》

    出城但怪风光老,草色苍茫柳色深。
    烟树远浮春缥缈,风光不动日阴沉。
    芳郊未厌萦纡人,美酒何妨取次斟。
    羸马青衫亦何事,一生空负野人心。
  • 12 [宋] 陆游

    《道院杂兴》

    龟堂有叟富神通,白发何妨两颊红。
    先取山川来掌上,却移天地入壼中。
    莺花不老非尘世,风月常新夺化工。
    近作东篱君未见,一尊少住莫匆匆。
  • 13 [宋] 吴泳

    《黄漕祠堂》

    古谊寥寥千载间,却从宾主得窥斑。
    道同元不分穷达,礼重何妨尚往还。
    拄杖过桥声易识,壁纱笼墨句难攀。
    篝灯试取丰碑读,名压三犀石更顽。
  • 14 [唐] 方干

    《别从兄郜》

    展翅开帆只待风,吹嘘成事古今同。
    已呼断雁归行里,全胜枯鳞在辙中。
    若许死前恩少报,终期言下命潜通。
    临岐再拜无馀事,愿取文章达圣聪。
  • 15 [宋] 刘克庄

    《自和二首》

    间不知裁,老思安能更夺胎。
    九制一挥嗟事在,重双导击时来。
    拟营草具留连赏,莫放花神取次开。
    堪叹吾门今寂寂,过江曾有两抡魁。
  • 16 [宋] 谭用之

    《寄左先辈》

    狂歌白鹿上青天,何似兰塘钓紫烟。
    万卷祖龙坑外物,一泓孙楚耳中泉。
    翩翾蛮榼薰晴浦,毂辘鱼车响夜船。
    学取青莲李居士,一生杯酒在神仙。
  • 17 [宋] 谭用之

    《寄左先辈》

    狂歌白鹿上青天,可似兰塘钓紫烟。
    万卷祖龙坑外物,一泓孙楚耳中泉。
    翩翾蛮榼薰晴浦,轂辘鱼车响夜船。
    学取青莲李居士,一生杯酒在神仙。
  • 18 [唐] 李九龄

    《赠马道士》

    水共逍遥云共孤,混时言笑只佯愚。
    经年但醉宜城酒,千里惟担华岳图。
    寻野鹤来空碧洞,觅琴僧去渡重湖。
    人间再见知何日,乞取先生石辘轳。
  • 19 [宋] 刘克庄

    《师友六言一首》

    闻诸师者本同,取之友者亦公。
    高才有出象外,精义不离个中。
    南渡大儒管见,西山先生正宗。
  • 20 [宋] 陈宓

    《挽郑通判》

    厚重公清誉蔼然,人言端似楚公贤。
    为官不取横科势,佐郡何妨二十年。
    徐貌价通常不变,阳城抚字已先传。
    双旌原上行人泣,况是交亲泪迸泉。
相关字典
名句 | 成语大全 | 宠物百科 | 杂谈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