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羽羽竹风吹古井,点点苔花生断绠。 寒泉不浸诗人脾,谩乞山僧泼春茗。 |
| 行,崇山峻岭,失脚蹋翻古井。 通身是口波澜,何须三止四请。 |
| 长江万顷深,风静波自止。 人心僅一寸,日夜风波起。 桑田倏沧海,汩没势未已。 安得今人心,常如古井水。 |
| 犯暑来登览,松风为洒然。 龙泉澄古井,虹影卧中川。 万簇寒林秀,四山秋色鲜。 诗翁不可见,况敢唤飞仙。 |
| 独羡为僧者,尘缘不到门。 采薪松落子,移径竹生孙。 古井汲云气,寒山招月魂。 犹怜生死海,应出前村。 |
| 伯鸾憔悴甘飘寓,非向嚣尘隐姓名。 鸿鹄羽毛终有志,素丝琴瑟自谐声。 故桥秋月无家照,古井寒泉见底清。 犹有余风未磨灭,至今乡里重和鸣。 |
| 古井年年浚,荒畴日日犁。 刈茅苫鹿屋,插棘护鸡栖。 闲赖书遮眼,愁须酒到脐。 斜阳有常课,缓步上湖堤。 |
| 丁年陪友旧,尘雾去駸駸。 不赖学问力,终孤云水心。 无波真古井,跃冶岂祥金。 抚已知今是,扁舟钓碧浔。 |
| 宝构非无地,洪涛信有因。 一朝开古井,三佛现金身。 敕赐皇恩重,成佛教日新。 喜看龙象集,全仗法中人。 |
| 数里白云里,身轻无履踪。 故寻多不见,偶到即相逢。 古井生云水,高坛出异松。 聊看杏花酌,便似换颜容。 |
| 古井碧沈沈,分明见百寻。 味甘传邑内,脉冷应山心。 圆入月轮净,直涵峰影深。 自从仙去后,汲引到如今。 |
| 一径入松林,真岩峭莫寻。 山空泉自落,日出地长阴。 鹤去仙台净,丹成古井深。 残碑看未了,屋角转幽禽。 |
| 高屐枯筇一老翁,灯前自笑发如蓬。 泠泠月浸荒庭竹,淅淅风凋古井桐。 病思未苏秋尚浅,醉魂初醒夜方中。 故人万里无消息,便拟江头问断鸿。 |
| 清明疏雨洗芳天,烂积霞英涨晓暄。 香蔼路阴埋古井,枝缠瓦影接颓垣。 琴村鼓舜无遗调,圭叶封唐岂戏言。 此本自云花自委,丛生树子堕秋原。 |
| 盛德不容赞,多言可柰何。 大圭元不琢,古井竟无波。 前辈苦凋谢,后生谁琢磨。 同庚适斋老,托体共山阿。 |
| 生年已六十,所历更万端。 富贵等浮云,变灭不足观。 身如冬岭松,独立守岁寒。 心如古井水,到底无波澜。 吾道即古道,处今良独难。 是非不易辩,长叹复长叹。 |
| 一桥夭矫界双湖,野径沿流到佛庐。 石塔残灯犹闪烁,相家乔木已萧疏。 苔封古井晴逾滑,骨冷荒山草不除。 长水法师痴甚,根人定欲何如。 |
| 野步上西门,宽平又一村。 疏篱围古井,密树拥高坟。 家有田园乐,氓知守令尊。 因思兴废事,变灭似秋云。 |
| 十步九憩息,行行不计程。 径长人未尽,寺近地差地。 古井知潮候,重云隔磬声。 榴花半零落,碎糁石棋枰。 |
| 来时乖面别,终日使人惭。 易记卷中句,难忘灯下谈。 湿苔粘树瘿,瀑布溅房庵。 音信如相惠,移居古井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