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新诗妙处古人过,节制场中老伏波。 枯肠亦知费搜搅,奈此风景触拨何。 |
| 古人不可见,古物亦无几。 今朝双眼明,乃识汉时洗。 规模简而质,仿佛古君子。 年深土销蚀,薄处仅如纸。 篆名可意逆,依衡辨双鲤。 传宝今几代,是阅人多矣。 我生颇好古,摩挲不能已。 悠然起遐思,俗物一何鄙。 |
| 怀禄不知◇,人虽不吾责。 贫交重意气,握手犹感激。 煌煌腰间金,两鬓飒已白。 有生天地间,寿考非金石。 古人报一饭,君子不苟得。 忧来自悲歌,涕泪下沾臆。 |
| 平生湖海鱼竿手,强学来操制锦刀。 末俗相看终眼白,古人不见想山高。 未乘春水归行李,傥得闲官去坐曹。 自是无能欲乐尔,烦君错为叹贤劳。 |
| 朱君精到古人趣,踏遍东南称独步。 只今应诏非乏材,预烦拈出横梁具。 |
| 倾盖回舟一再逢,向来淮左又江东。 自惊岁钥催衰白,况说京尘踏软红。 吏役吾方百寮底,诗工君更古人中。 挽留重试传杯手,得醉歌呼兴未穷。 |
| 酒醒不能寐,夜起读我书。 读久良有得,就枕省其愚。 古人骨已朽,言语留绪余。 不赖灯与目,何以决豕鱼。 我心本至明,灯目焉得如。 所取外有资,终由受处虚。 内外相为赐,犹彼食饮欤。 不有脾胃实,八珍将吐诸。 |
| 西风吹我登黄鹤,白云半在阑干角。 题诗不见旧时人,惟见青山俯城郭。 萋萋芳草鹦鹉洲,江水衮衮来无休。 岁月俯仰成春秋,古人今人无限愁。 |
| 心佛及众生,笑而还复喜。 笑喜本无根,缁素诚有旨。 千古万古人,几个识道理。 道理深,何处寻。 海枯终见底,人死不知心。 |
| 桐庐之山屹如址,桐江之水清见底。 间关万里却归来,依旧此山如此水。 子陵一节寿汉脉,名与高山俱不死。 惜无陋巷为邦学,礼乐不闻古人耳。 |
| 重葩殗叶露华浓,不忝家声得似公。 言行端和今世楷,貌心醇质古人风。 直将趋走二三节,换取宽閒五百弓。 如此名卿缘手尽,同时更送竹溪翁。 |
| 先秦古书世已稀,国风雅颂声又微。 彼美人兮在天路,马蜷局兮将安归。 古人所怀已汩汩,今人所怀又忽忽。 我亦东西南北人,相逢且尽杯中物。 |
| 南山有岑楼,岑楼高落星。 娟娟楼上女,悠悠抚朱绳。 高年猗兰操,翻作长短清。 世无千古人,惟遗千古心。 心长韵愈远,疏越难可闻。 曲尽无人听,月高风满城。 |
| 江山一夜雨,花柳九州春。 过节喜无事,谋懽要及辰。 年年仍岁岁,故故复新新。 把酒有馀恨,无从见古人。 |
| 羡生常笑古人痴,俛仰那知迫耄期。 镜里鬓无添白处,尊前颜有暂丹时。 客瞠终岁常称疾,儿讶经旬嬾赋诗。 枉却愁过强健日,身闲何往不熙熙? |
| 昔闻有客荐扬雄,清世文章又见公。 奏赋独高天下士,辞荣远继古人风。 怀贤不啻三秋久,置酒须期十日中。 幸有红芳妆点在,可无多愧白头翁。 |
| 学成九章开方诀,诵得一行乘除诗,自然天性晓绝艺,可敌国手应吾师。 窗前横榻拥炉处,门外大雪压屋时,独翻旧局辨错着,冷笑古人心许谁? |
| 恭惟程伯子,无绍孔门真。 间气千年聚,遗书万禩新。 金陵明道长,草泽古人心。 坐席诸生侍,春风迹未陈。 |
| 八月十五夕,旧嘉蟾兔光。 斯从古人好,共下今宵堂。 素魄皎孤凝,芳辉纷四扬。 裴回林上头,泛滟天中央。 皓露助流华,轻风佐浮凉。 清冷到肌骨,洁白盈衣裳。 惜此苦宜玩,揽之非可将。 含情顾广庭,愿勿沉西方。 |
| 择己要有持,择人要有别。 浅夫脱所守,柔颜附炎热。 庸儿昧所择,目前事苟悦。 彼柔有时变,尔炎有时歇。 歇者既死灰,变者遂刚铁。 平时绸缪地,一朝等楚越。 古人论淡交,君子保常节。 作诗贻知言,不为昧者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