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胸中六籍收高谊,手抚辞章应礼闱。 不饮故人相别酒,恐沾寿母自缝衣。 吴河系棹开深冻,汴日迎鞭弄短晖。 四十明年方得仕,平生未与古人违。 |
| 俗学场中蚤掉头,一窗书卷古人谋。 东西日月自明耳,皇恤人间有喘牛。 |
| 赠君以丹棘忘忧之草,青裳合懽之花,马脑游仙之梦枕,龙综辟寒之宝砂。 天河未翻月未落,夜长如年引春酌。 古人安在空城郭,今夕不饮何时乐。 |
| 古人一饭必思偿,恩大如天未易忘。 囝罢白头相告语,三生不可负容堂。 |
| 一轮明月,古人心万年,更寸心存。 沧海化为黄土,心不成尘。 杳杳兴亡成败,满乾坤、未见知音。 抚阑干、欲唤英魂,沈沈又没人应。 无聊敧枕搔首,梦庐中坛上,一似平生。 共挽长江为酒,相对同倾。 不觉霜风敲竹,睡觉来、海与愁深。 拂袖去,塞北河西,红尘陌上寻人。 |
| 寓居城中寺,萧然如深山。 终年客不到,终日门亦关。 晨朝香火罢,去履脱危冠。 饱读古人书,会意有余欢。 客有馈荔枝,荐又碧玉盘。 吟哦更咀嚼,未羡朱两轓。 鲛绡作红皱,护此冰肌寒。 |
| 唾壶声里晚凉轻,风自虚徐月自倾。 诗好要从知者道,格高今识古人情。 三熏谁定分膏馥,十袭吾方守诅盟。 预恐幽居念离索,时须开卷慰愁生。 |
| 火云吐赤日,旱势千里阔。 古人救荒术,货食知本末。 家家算口赋,殆类僧持钵。 激水活肆枯,植木荫道暍。 诸公善努力,赤子正饥渴。 |
| 典午源流远,安乡世胄隆。 廉平儒者政,朴素古人风。 五福身兼备,三尊德最崇。 善人无复见,忍看一旌红。 |
| 紫兰剩有无离骚,梅花不见见水曹。 眇焉何许是人物,枉子秣马行林皋。 古人相逢示易得,紫燕西飞东伯劳。 吟余切莫谈时事,正搅春思分二毛。 |
| 天提两轮光,环我屋角走。 自从红颜时,照我至白首。 累累地上土,往往平生友。 少年所种树,磥砢行复朽。 古人有真意,独在无好丑。 冥冥谁与论,客至当饮酒。 |
| 齿疏鬓白两眸昏,万事无堪老病身。 脱粟犹沾太仓禄,法冠仍忝外台臣。 直缘迂僻求闲地,岂是孤高慕古人。 英俊满朝皆稷契,太山何少一飞尘。 |
| 少年薄宦几东西,送汝临岐意尚迷。 作尉未嗟官职小,致身当与古人齐。 短篷载雪看梅蕊,古驿冲风信马足。 尔父渐衰吾已老,寄书时一到南溪。 |
| 吾闻古志人,往往感时节。 所悲非贱贫,要在奋功烈。 子今才且少,方以艺自拔。 譬如适万里,所利轮与辖。 翻然反虚无,乃与所事别。 愿持君子叹,勉蹈古人辙。 |
| 十二封章,三千里路。 当年走遍东西府。 时人莫讶出都忙,官家送我归乡去。 三诏出山,一言悟主。 古人料得皆虚语。 太平朝野总多欢,江湖幸有宽闲处。 |
| 日酿天正绿,风酣麦方秋。 闲携稚子辈,眷言共春游。 芒鞋过涧壑,竹杖穿林丘。 东西随所适,语嘿颇自由。 亦有一樽酒,父子相献酬。 山花既含笑,野草亦忘忧。 一轮渐隐隐,半规尚悠悠。 归路何所叹,古人可与谋。 |
| 言为当代法,行不古人惭。 天子贵元老,史官传美谈。 名高汉亚相,学嗣晋征南。 有子即家宝,未尝金玉贪。 |
| 慷慨成夫志,勤拳教子功。 母仪当世则,妇道古人风。 象服宜偕老,鱼轩忽驭空。 惟馀千字碣,光照夜台中。 |
| 交游之厚鲜如公,信越前修辈行中。 有弟方登龙虎榜,乃兄力践古人风。 |
| 扇席更温枕,古人谁与同。 一心奉二母,自是胜黄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