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太冲十年功,仅了三都赋。 藩溷着纸笔,欲以疏吾句。 文章流至是,已失古人步。 喜怒哀乐情,一发中韶沪。 不见风雅篇,岂效女功蠹。 |
| 去县二十里,路平时正春。 四山唯有石,一寺更无尘。 融结疑天意,经劳忆古人。 但知安乐处,何必是金身。 |
| 稂莠日已长,匆匆芟薙初。 来时露沾屩,归去月侵锄。 一腹馁犹甚,百骸勤有余。 吾无力耕苦,谬读古人书。 |
| 百年三万六千场,拟挈乾坤入睡乡。 世事何常云聚散,古人安在草荒凉。 不禁杜宇催春老,莫怪吴蚕作繭忙。 已擅一丘吾事足,人间蚁蛭自侯王。 |
| 三十年前气挂天,老来身世竟茫然。 穷愁正坐识丁字,生事不聊称子钱。 得见古人千载上,已忘今我一沤边。 刘伶坟上宁须酒,并与声名不用传。 |
| 有赋为招隐,无文可送穷。 郢歌应寡和,齐瑟自难工。 好在南山雾,高眠北牖风。 此心奚所得,要与古人同。 |
| 百年三万六千场,拟挈乾坤入睡乡。 世事何常云聚散,古人安在草荒凉。 不禁杜宇催春老,莫怪吴蚕作茧忙。 已擅一丘吾事足,人间蚊垤自侯王。 |
| 秦人一玺十五城,百二十城当八玺。 元日临轩组绶新,君臣相顾无穷喜。 九鼎峥嵘夏禹余,八玺错落古所无。 古人鄙陋今人笑,父老不惯空惊呼。 |
| 岁月惟迁万事非,放翁可笑白头痴。 此生竟出古人下,有志尚如年少时。 僻学固应知者少,长歌莫问和予谁。 自嘲自解君毋怪,老大从人百不宜。 |
| 数里秦淮画轴开,唐人赏后宋人来。 无边风月要酬荅,一处旗亭买一杯。 歌歇陈宫玉树春,可怜商女亦成尘。 老成惟有秦淮月,往日曾经照古人。 |
| 少小有高志,思与古人亲。 二十学文史,三十穷典坟。 坐观世间事,抱火厝积薪。 此心虽炯然,不敢以告人。 君门深九重,欲陈谅何因。 |
| 夕阳已下月初生,小暑才交雨渐晴。 南北斗杓双向直,乾坤卦位八方明。 古人已往言犹在,末俗何为路未平。 似觉草虫亦多事,为予凄楚和吟声。 |
| 两两星躔九九车,天津笑我醉骑驴。 床头正可著周易,架上何妨抽汉书。 幸有古人同臭味,不嫌儿子似迂疏。 颓然白发虽堪鄙,耐事禁愁却有余。 |
| 俗心浪自作棼丝,世事元知似弈棋。 旧业萧然归亦乐,余年至此死何悲? 古人可作将谁慕,造物无心岂汝私。 已决残春故溪去,短蓑垂钓月明时。 |
| 薄薄村醪旋旋篘,一杯又了一年愁。 化为道士前身鹤,驱向禅林露地牛。 今我何如惟老圃,古人安在亦荒丘。 牡丹且莫相孤负,已为春风着小楼。 |
| 将以勇而决,兵以炼而精。 信赏乃必罚,置死而后生。 勿云古人长,勿视今人轻。 一念苟忠义,活人有令名。 ¤ |
| 林居多解识秋声,岂是松篁耳惯经。 桐杂蝉鸣愁易起,蕉和蛩响梦频醒。 琅琅急雨喧荷港,戛戛清风战苇亭。 一事古人犹可恨,不言杨柳最堪听。 |
| 春风吹园杂花开,青天露坐始此回。 一杯一杯复一杯,笑言溢口何欢咍。 古人白骨生青苔,我独不饮何为哉。 何时出得禁酒国,垒麴便筑糟丘台。 |
| 金以石试,人以言试。 古人自谓全璧而归,不知身在草里。 |
| 大儿不学小儿痴,四十头颅已可知。 道胜自然贫亦乐,气充不与貌俱衰。 三杯徐邈圣贤酒,一卷渊明甲子诗。 满眼世情从厚薄,此心当与古人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