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武侯落落旧规摹,千载谁能发壮图。 抚定南方无后顾,感通北面自前孚。 但于号令教心服,自是欢忻听指呼。 群策不遗光竹帛,方知儒术本非迂。 |
| 军行视旂旐,闻向黄河曲。 相顾问姓名,同伴为骨肉。 星分良乡爨,月傍井陉宿。 民贫苦供给,县官告不足。 掾吏饱肥羊,马饥奴无粟。 营门号令肃,鸡狗不敢挶。 起居有常节,幸得免笞辱。 ¤ |
| 旱久魃不死,连阴未成雪。 微阳九地来,颠风三日发。 父老窃相语,号令风为节。 讲武罢冬夫,畿甸休保甲。 累囚出死地,冗官去烦杂。 手诏可人心,吾君信明哲。 风频雪犹吝,来岁恐无麦。 天公听一言,惟幸早诛魃。 |
| 灵洗虽骁勇,忠规讵可轻。 石城尝力战,黟歙本连盟。 京口殊动茂,临川叛寇惊。 既能明号令,何惜雾宽玉。 |
| 将兵还似将风骚,军帐从容自不劳。 鼓角悲风肃人马,旌旗蔽日闪弓刀。 折冲正自烦樽俎,急檄宁闻借羽毛。 洗眼临淮新号令,凭谁挑战醉挥毫。 |
| 长忆梁王逸兴多,西园花尽兴如何。 近来溽暑侵亭馆,应觉清谈胜绮罗。 境入篇章高韵发,风穿号令众心和。 承明欲谒先相报,愿拂朝衣逐晓珂。 |
| 汉室文章远业成,斗南英气为时生。 新兼带插严天仗,夙展韬钤卫帝营。 四塞羌戎知号令,五军貔虎畏威名。 中兴方倚军容振,功业行看衮绣荣。 |
| 万精基治,大哉乾刚。 信赏必罚,内修外攘。 礼乐法理,号令文章。 作新之功,度越百王。 |
| 袖中光焰吐青蛇,献策军门鬓未华。 岂是轻身探虎穴,要将赤手拔鲸牙。 向来笔研浑无力,此去功名正未涯。 小试柳营新号令,六花排陈寂无哗。 |
| 白战从来号令难,不知此令孰抽端。 开仓自有齐相国,排户何烦汉县官。 坐觉阎浮尘世隔,便同佛度化成看。 遥思苏武囚深窖,气力虽微志自胖。 |
| 歙境争先睹使星,玉川风致是前生。 壮怀学富五千卷,明月光分十一城。 吏立寒冰惊号令,民沾和气乐耘耕。 政声久徹宸旒听,行看金瓯覆姓名。 |
| 由来边将用儒臣,坐以威名抚汉军。 万马不嘶听号令,诸蕃无事著耕耘。 梦回夜帐闻羌笛,诗就高楼对陇云。 莫忘镇阳遗爱在,北潭桃李正氛氲。 |
| 笔头有眼主中主,号令无私公至公。 妙用当机全杀活,一新佛祖旧家风。 |
| 貔虎云屯细柳营,旌旗号令转精明。 人言郤轂诗书帅,自有孙卿仁义兵。 关塞金汤今奠枕,江淮草木旧知名。 家声凛凛汉人杰,看取筹帷功业成。 |
| 庶民从号令,喜若听春雷。 顿却寒威退,全呼暖律回。 决癰资砭石,调鼎待盐梅。 坐看罢癃俗,眉间蹙頞开。 |
| 天官惟将相,位号著璇霄。 所处皆颛面,攸司共正朝。 极星安正宁,列宿俪群僚。 号令三光动,吹嘘二气调。 何参言辅汉,稷契正裨尧。 盛旦群龙进,乾符已上昭。 |
| 诗书谋帅得豪英,去拥洮河十万兵。 舒卷风云为号令,笑谈樽俎是功名。 胡尘不近弹筝峡,汉月长悬细柳营。 莫谓安边无上策,农桑千里见升平。 |
| 从来吴蜀势相亲,制阃今勤侍帝臣。 可但覆瓯称直道,暂烦分陕济斯民。 剑关日下山河重,井络天开号令新。 圣主遂宽西顾念,遨头正及锦江春。 |
| 项王西入关,叱咤何雄哉! 鼻息撼山岳,号令如轰雷。 分茅割大地,驾驭英雄才。 六王既立后,三将还西来。 降臣剖符竹,洪度方洞开。 废邱亦善地,百里辟蒿莱。 桓桓章将军,仡仡貔虎材。 奸竖主帷幄,大将终疑猜。 望夷不足惜,此类良可哀。 行人一长叹,万壑悲风回。 |
| 造物固多才,中有无尽字。 大儿拟圭璧,小儿比盐絮。 后人例蹈袭,弥复入窘步。 聚星号令严,亦自警未悟。 谁有五色笔,绘此天地素。 好语觅不来,更待偶然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