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早岁为儒读国风,夫人高节有谁同。 至今桑梓传家法,便说蘋蘩力妇功。 闺内衾裯长自苦,堂前滫瀡得能丰。 欲知淑德碑何在,只听乡人叹息中。 |
| 洞庭霜橘偶明珠,磊落堆盘照坐隅。 九颂固应原取友,千头宁与李为奴。 佳名自昔南邦贵,丹实由来北地无。 此日满怀三叹息,惸然天地一身孤。 |
| 绍兴宣谕一忠臣,为慕名门遂作嫔。 慈训由来承乃父,清规每解助良人。 山中急办瞻茔舍,囊里曾无过珍。 丹旐翻飞人叹息,诸孙祖送尽簪绅。 |
| 枌榆离别几春秋,作计吴中只谬悠。 回首故园三叹息,喜公归路两经由。 怀乡谁不思邱首,游宦余方愧督邮。 千里要忘未归去,家山时向梦中求。 |
| 明月皎皎兮江水清,促瑶轸兮写余情。 有若人兮锵佩琼,申婉约兮扬新声。 托明君之幽怨兮,留迟风以掩抑。 借余音于宛转兮,韵繁谐以周密。 怅流月之西倾兮,兮恨弥襟而叹息。 歌宛转兮情无极。 |
| 侧身西为度千山,列仙仙去空孱颜。 斗升自役应笑我,何苦诘曲戏尘寰。 归耕无田仕难合,疑此二柄首尾间。 摩挲崖石三叹息,我心安得如汝顽。 |
| 紫陌纷如画,彤庭郁未晨。 列星沈骑火,残月暗车尘。 隐轸排霄翰,差池跨海鳞。 玉声繁似乐,香泽散成春。 叹息驱羸马,分明识故人。 一生三不遇,今作老郎身。 |
| 墙头花,红且白。 一百五日过寒日,寒食过了好风日。 风又吹,日又炙。 枝头好花尽狼藉,人生百年罕七十。 愚者见花不知惜,我辈看花常唧唧。 有酒莫停杯,当歌莫停拍。 头上丝丝霜雪来,老大见花方叹息。 |
| 万里籋浮云,一喷空凡马。 叹息曹瞒老骥诗,伏枥如公者。 山鸟哢窥檐,野鼠饥翻瓦。 老我痴顽合住山,此地菟裘也。 |
| 土门山行窄,微径缘秋毫。 栈云阑干峻,梯石结构牢。 万壑欹疏林,积阴带奔涛。 寒日外澹泊,长风中怒号。 歇鞍在地底,始觉所历高。 往来杂坐卧,人马同疲劳。 浮生有定分,饥饱岂可逃。 叹息谓妻子,我何随汝曹。 |
| 寒食潮节,家家拜扫时。 木人空叹息,石女泪双垂。 惟有林下道人,绝学无为。 百不会,百不知。 拈起少林无孔笛,逆风吹了顺风吹。 |
| 四友之贤世莫如,白头须作一乡居。 此山不惜将钱买,叹息无人共结庐。 |
| 昔游洞庭麓,萝阴覆君堂。 开窗湖水绿,举酒橙花香。 别来婴时网,欲济苦无梁。 东风送君至,烟霞满衣裳。 泠泠泉石谈,洗我尘土肠。 山僧忽已化,阶树今渐长。 叹息浮世事,因之念沧浪。 |
| 居世一何不同。 上留田。 富人食稻粱。 上留田。 贫子食糟与糠。 上留田。 贫贱亦何伤。 上留田。 禄命悬在苍天。 上留田。 今尔叹息将欲谁怨。 上留田。 |
| 叹息中兴后,斯文一发如。 废兴天有命,用舍道何疏。 太史遗风在,南翁绝学馀。 君王欲尧舜,安得赋归欤。 |
| 去乡三十年,风雨荒旧宅。 惟存一束书,寄食无定迹。 每用愧渊明,尚取禾三百。 颀然六男子,粗可传清白。 於吾岂不多,何事复叹息。 |
| 羽族禀万化。 小大各有依。 周周亦何辜。 六翮掩不挥。 愿衔众禽翼。 一向黄河飞。 飞者莫我顾。 叹息将安归。 |
| 老身穷苦不须忧,未有毫分慰此州。 但得田间无叹息,何须地上见钱流。 |
| 上天布甘雨,万物咸均平。 自顾微且贱,亦得蒙滋荣。 萋萋结绿枝,晔晔垂朱英。 常恐零露降,不得全其生。 叹息聊自思,此生岂我情。 昔我未生时,谁者令我萌。 弃置勿重陈,委化何所营。 |
| 东街女儿谁家子,有名籍籍长发市。 不知身失不自回,顾侈金珠炫罗绮。 西街贫女夫何如,年长不见行媒车。 有时视倡独叹息,从之不可翻踌躇。 伤哉彼倡不自丑,顾嘲贫女为牛后。 此时贫女将何言,嫁与不嫁悬诸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