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玉漏迟迟高阁报。 枝上梅花春又透。 红云宫阙白云山,人尽道。 如君少。 江北江南行处好。 试听阳春歌楚调。 调鼎勋名都做了。 人生七十古来稀,仁且寿。 谁能到。 有酒满斟南极老。 本。 但本变有不少脱误处,则用景元本校补。 |
| ... 不知息肩处,妄问道远迩。 我乘章江流,却入宛溪水。 舍舟陟崔嵬,行路极旬已。 名都便欲过,佳处赖公指。 仰攀叠嶂高,俯阅双溪美。 不悟身乘空,但觉风吹耳。 云烟变遥壑,歌吹闻近市。 倦游得清旷,行役有新喜。 公言顷榛秽,斩伐従我始。 堰水种蒲莲,开山莳梅李。 拥本待成阴,养花要食子。 遗风揖桓谢,父老邀黄绮。 邦人鱼依蒲... |
| 达观终知世事劳,利名都是一鸿毛。 登瀛自有仙游乐,缓带何妨吏隐高。 深意庇民跻富寿,正辞华国耸英髦。 抟风九万期鹏翼,且傲松轩弄彩毫。 |
| ...念去故,炊爨假罂盆。 幼椎喜就新,阶庭走诸孙。 幸有克家子,生事不日温。 计昌昔名都,於今亦雄藩。 先贤虽已远,风迹凛犹存。 况复多巨公,分义素所敦。 丞相辞黄阁,学士乘朱轓。 青云同禁省,白首会山樊。 潩水湛寒光,尽眼清心魂。 |
| 华屋高轩,富贵之心,人皆有之。 甚伯伦挈?,惟知?酒,浩然踏雪,只解吟诗。 一见令人,利名都忘,更有高情元紫芝。 还知否,盖道分彼此,事有参差。 看君绿发雄姿。 况千载风云正遇时。 便登高舒啸,如今太早,扬眉吐气,过此还迟。 愧我衰残,终然无补,久矣寒灰枯树枝。 云山梦,被画图唤起,情见乎辞。 |
| ... 彼玉之振。 光于厥潜。 大明贞观。 重泉匪深。 我有好爵。 相尔在阴。 翻飞名都。 宰物于南。 礼弊则伪。 朴散在华。 人之秉夷。 则是惠和。 变风兴教。 非德伊何。 我友敬矣。 俾人作歌。 交道虽博。 好亦勤止。 比志同契。 惟予与子。 三川既旷。 江亦永矣。 悠悠我思。 托迈千里。 吉甫之役。 清风既沈。 ... |
| ...要喣濡。 井汲去泥鲋,清冽用有余。 自君之往矣,我怀久不舒。 久闻畲斋君,插架富名都。 欲往鵁鶄市,读书借其居,我曾见其文,鼎脔出帅初。 何年澂斋老,道我问其途。 |
| ... 堂中隐几人,心与水月凉。 风萤已无迹,露草时有光。 起观河汉流,步屐响长廓。 名都信繁会,千指调丝簧。 先生病不饮,童子为烧香。 独作五字诗,清卓如韦郎。 诗成月渐侧,皎皎两相望。 |
| 名都十万户,拥貂者为谁。 一二达官外,絮纩或无之。 南雪压瘴疠,此事不可迟。 窭人既云众,速霁斯为宜。 天公作恶剧,十日韬晴曦。 平地尺未已,塞门湮途岐。 少年未更事,骇谓如此奇。 危登或深泛,一酣倾百卮。 今年老更穷,客炉拥尫羸。 稍稍穴窗隙,缩首略一窥。 未卜麰麦王,但悯乌鸟饥。 大儿寄书来,土冻菜本萎。 归家煮荒荠,... |
| 长安古名都,汉唐以来帝王宅。 当时高冠大带接迹公卿间,声名大半文章伯。 能书万变轶出意象外,那局体法就常格。 杰词精翰在处勒琬琰,从此关西富碑石。 咸阳原头螭蟠龟负不知数,风雨皴剥尘土蚀。 荒郊坏宇大者卧榛莽,小者老祠佛庙往往龛屋壁。 忆初来长安,于此心颇溺。 朝披夕购自忘倦,一纸不吝百金易。 岂惟读辞玩点画,汉唐往事皆历历。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