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穆祖收英俊,斯人晚更成。 白头真老监,褐服旧诸生。 仕国余波远,儒乡巨栋倾。 苍苍无处问,西望累吞声。 |
| 不离当处常湛然,神光也不往西天。 德山话堕龙潭笑,忍气吞声更不言。 |
| 此手乃可怜,经月不把酒。 著书又苦晚,何以图不朽? 空庭坐三更,磊落垂北斗。 向来历关河,万里空回首。 岂知三十年,竟作越中叟! 後生虽满眼,非复旧交友。 形体迫衰谢,妻子亦何有? 怅望怀古人,吞声死农亩。 |
| 麀麌顾其子,燕雀各有随。 与子为夫妇,五年三别离。 儿女岂不怀,母老妹已笄。 父子各从母,可喜亦可悲。 关河万里道,子去何当归。 三岁不可道,白首以为期。 百亩未为多,数口可无饥。 吞声不敢尽,欲怨当归谁。 |
| 明招古木叶千层,山自浮云溪自横。 春树莺藏无觅处,遗编灯火屡吞声。 |
| 郢客吟白雪。 遗响飞青天。 徒劳歌此曲。 举世谁为传。 试为巴人唱。 和者乃数千。 吞声何足道。 叹息空凄然。 |
| 问著无声是阿兄,坐看家贼只吞声。 戮尸大放经纶手,长柄判将鍚茂弘。 |
| 今朝九月九,渊明开醉口。 指点东篱菊,大骂西门柳。 诸人听得,只麽饮气吞声。 山僧闻之,不免袖中出手。 |
| 无端小草出登坛,壮士徒歌易水寒。 枉把全师轻一掷,遂将宿将尽三韩。 腐儒误国由房琯,野老吞声恨贺兰。 岂是胡人开杀运,只因中国自摧残。 ¤ |
| 牢落西南四十秋,萧萧华发已盈头。 乾坤有恨家何在,江汉无情水自流。 长乐宫中云气散,朝元阁上雨声愁。 新蒲细柳年年绿,野老吞声哭未休。 |
| 平原一遗老,九重未知名。 临危观劲节,相视胆为惊。 折陊犹举手,籲天闽无成。 九陨期报国,万古犹光晶。 亦有布衣人,烈烈死弥贞。 回风惜往日,辉映岂独清。 滔滔肉食辈,泚颡徒吞声。 我闻同志士,野祭激高情。 配享遗斯人,忧心每如酲。 |
| 判虚空笔,摛锦绣文。 光腾万太,入石三分。 恶迹既被点破,只得饮气吞声。 自有傍人道不平。 |
| 秘魔擎叉,俱胝竖指。 邪法难扶,如何得是。 山僧冷地思量,不觉吞声饱气。 攻乎异端,斯害也矣。 |
| 饥儿无食偷邻桑,主人杀儿尸道傍。 母兄知儿死不直,行哭吞声空叹息。 生重于桑亦易明。 何为以身邀所轻。 没身毫厘易其死,世上谁非窃桑子。 |
| 作贼心,过人胆,历历纵横对机感。 保福云门也垂鼻欺唇,翠岩长庆也修眉映眼。 杜禅和,有何限,刚道意句一齐划。 埋没自己也饮气吞声,带累先宗也面墙檐版。 |
| 犹忆归淮甸,何期陷敌尘。 祗闻残破惨,未得死生真。 梦不谙长路,书难附便人。 吞声无限泪,一滴一伤神。 |
| 我欲哭穷途,所惧世俗惊,出门复入门,掩泪且吞声。 唐虞邈难继,周孔不复生,承学百世下,我辈责岂轻。 杨墨斥已殚,释老犹纵横,拔本塞其源,力尽志未平。 吾道如曒日,薄食终必明。 一木虽独立,可支大厦倾。 夷风方变夏,孰能作长城? 卓哉易箦公,垂死犹力行。 |
| 一著南冠二载余,安危不必问何如。 精金百链钢还锐,劲竹三冬节不枯。 对月欲同鹃带血,临风会有雁传书。 瓦杯冷落孤灯里,几度吞声只自吁。 |
| 树色溪光五月寒,幅巾藜杖接清欢。 吞声鸟自屏中过,倒影山从镜里看。 佳处唯堪著胸次,平生久已付毫端。 向来未筑沙堤路,岂信东山有谢安。 |
| 平生爱读书,反被读书误。 今辰出长城,未知死何处。 下马古战场,荆榛莽回互。 群狐正從横,野枭号古树。 黑云满天飞,白日翳复吐。 移时风扬沙,人马俱失路。 踌躇默吞声,聊歌远游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