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塞山行尽到乌延,万顷沙堆见极边。 河上月沉鸿雁起,碛中风度犬羊膻。 席箕草断城池外,护柳花开帐幕前。 此处游人堪下泪,更闻终日望狼烟。 贺兰山便是戎疆,此去萧关路几荒。 无限城池非汉界,几多人物在胡乡。 诸侯持节望吾土,男子生身负我唐。 回望风光成异域,谁能献计复河湟。 |
| 秦地城池二百年,何期如此贱田园。 一顷麦苗硕伍米,三间堂屋二千钱。 |
| 楚国城池飒已空,阳台云雨过无踪。 何人更有襄王梦,寂寂巫山十二重。 |
| 少小客游梁,依然似故乡。 城池经战阵,人物恨存亡。 夏雨桑条绿,秋风麦穗黄。 有书无寄处,相送一沾裳。 |
| 明月开三峡,花源出五溪。 城池青壁里,烟火绿林西。 不畏王程促,惟愁仙路迷。 巴东下归棹,莫待夜猿啼。 |
| 宝轮金地压人寰,独坐苍冥启玉关。 北岭风烟开魏阙,南轩气象镇商山。 灞陵车马垂杨里,京国城池落照间。 暂放尘心游物外,六街钟鼓又催还。 |
| 七百数还穷,城池一旦空。 夕阳唯照草,危堞不胜风。 岸断河声别,田荒野色同。 去来皆过客,何处问遗宫。 |
| 战国城池尽悄然,昔人遗迹遍山川。 笙歌罢吹几多日,台榭荒凉七百年。 蝉响夕阳风满树,雁横秋岛雨漫天。 堪嗟世事如流水,空见芦花一钓船。 |
| 秋尽角声苦,逢人唯荷戈。 城池向陇少,岐路出关多。 雁远行垂地,烽高影入河。 仍闻黑山寇,又觅汉家和。 |
| 君不见铜鞮观,数里城池已芜漫。 君不见萀祁宫,几重台榭亦微濛。 介马兵车全盛时,歌童舞女妖艳姿。 一代繁华皆共绝,九原唯望冢累累。 |
| 夜久闻羌笛,寥寥虚客堂。 山空响不散,谿静曲宜长。 草木生边气,城池泛夕凉。 虚然异风出,仿佛宿平阳。 |
| 登高始觉太虚宽,白雪须知唱和难。 云渡琐窗金榜湿,月移珠箔水精寒。 九天星象帘前见,六代城池直下观。 唯有上层人未到,金乌飞过拂阑干。 |
| 闲朝向晓出帘栊,茗宴东亭四望通。 远眺城池山色里,俯聆弦管水声中。 幽篁引沼新抽翠,芳槿低檐欲吐红。 坐久此中无限兴,更怜团扇起清风。 |
| 别酌春林啼鸟稀,双旌背日晚风吹。 却忆回来花已尽,东郊立马望城池。 笼禽羡归翼,远守怀交亲。 况复岁云暮,凛凛冰霜辰。 旭霁开郡阁,宠饯集文人。 洞庭摘朱实,松江献白鳞。 |
| 真集道方至,貌殊妒还多。 山泉入城池,自然生浑波。 今时出古言,在众翻为讹。 有琴含正韵,知音者如何。 一生足感激,世言忽嵯峨。 不得市井味,思响吾岩阿。 浮华岂我事,日月徒蹉跎。 旷哉颍阳风,千载无其他。 |
| 渥洼步数太阿姿,争遣王侯不奉知。 花作城池入官处,锦随刀尺少年时。 两衙断狱兼留客,三考论功合树碑。 须信隔帘看刺史,锦章朱绂已葳蕤。 |
| 方城汉水旧城池,陵谷依然世自移。 歇马独来寻故事,逢人唯说岘山碑。 |
| 赴辟依丞相,超荣事岂同。 城池当陇右,山水是关中。 日有来巴使,秋高出塞鸿。 旬休随大旆,应到九成宫。 |
| 为郎名更重,领郡是蹉跎。 官壁题诗尽,衙庭看鹤多。 城池连草堑,篱落带椒坡。 未觉旗幡贵,闲行触处过。 |
| 出送东方骑,行安南楚人。 城池春足雨,风俗夜迎神。 郢路逢归客,湘川问去津。 争看使君度,皂盖雪中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