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亭名燕喜经品题,至今增重湟川地。 |
| 湿翠抛来觉染衣,倚阑兀兀坐移时。 偶因过雨添流水,增重棼丝曳练诗。 |
| 供帐荣归一日同,故乡增重汉朝空。 二疏事莫徵图画,西陌东阡看两翁。 |
| 峭壁千寻屹晓寒,何年人插钓鱼竿。 烟霞不受衣冠涴,天地那如蓑笠宽。 幸有同肩黄屋贵,不妨伸脚白云端。 能令汉室亦增重,可作巢由一例看。 |
| 洁己惟清德,撄鳞有格言。 位虽居鼎鼐,心已在丘园。 身退名增重,年高道愈尊。 哀荣无可憾,余庆子孙蕃。 |
| 天容如鉴地无尘,阳气依稀动紫荆。 日晷渐长端可爱,霜华增重不胜清。 |
| 褰帷暂驻小山邦,正值芳春百卉香。 洞徹胸襟欺雪月,英豪名誉冷风霜。 评分曲直奸人畏,诗费赓酬竟日忙。 寒士无声增重处,珠玑璀璨易平章。 |
| 挥洒云烟笔有神,衮褒字字烛吾真。 从今诗画多增重,寒谷顿回天地春。 |
| 问途出青郊,践胜得绀园。 始登十寻阁,敬礼两足尊。 仰观碧玉螺,瑞光发面门。 飞霞在指瑞,甘泉生耳根。 屹为江山壮,高揭日月存。 念此未云夸大,法身满乾坤。 东望乌牛峰,突起如伏鼋。 少休白云亭,远见苍烟村。 晴波溢清辉,午树增重昏。 方袍无平叔,佳处莫与论。 |
| 人似隆中汉卧龙,韵如江左晋诸公。 四川全国牙旗底,万里长江羽扇中。 玉垒顿清开宿雾,雪山增重起秋风。 近来廊庙多西帅,出相谁言只在东。 |
| 试手东风第一杯,南冠久挂市门梅。 贤遣在野时曾闭,道大如天运复开。 江左人传茂弘相,河汾士喜仲淹来。 深衣增重逾貂暖,立到天花雨满台。 |
| 手揽澄清辔,声名汉范滂。 一台振风采,列郡正权纲。 衡岳势增重,文星日有光。 金门虽藐藐,玉节自堂堂。 |
| 白发不堪镜,残骸宁久生。 已是梦中事,那知身后名。 古今黄花节,增重由渊明。 后来杜与苏,感慨皆同声。 乘化入无穷,留恨何千龄。 令我过佳节,浊酒惟频倾。 岂比区中士,轩冕矜暂荣。 沧溟芳岁晚,古寺久客情。 洗涤流落叹,支公句新成。 |
| 去年奉使天西角,遇事才疏多自觉。 不应尚或人改观,增重端因君在幕。 君才如刃新发硎,到手万牛髋髀落。 岂能随我困边徼,定自抟风上寥廓。 峡束秋江风浪清,美君山峡舟楫轻。 去年联马听箫鼓,今也恨不同此行。 古人持兵喻槃水,顾我何者能独擎。 幸留药石苦资助,勿谓相舍真忘情。 |
| 昨携拙稿各阶层挥斤,安敢颙颙觊赏音。 明月清风聊寓意,孤峰绝岸颇留心。 驽逢伯乐方增重,剑遇张华免陆沈。 肯把灵丹攻鄙俗,珍藏何啻万黄金。 |
| 南湖风月想经行,隐兴常多薄宦情。 辇毂只今烦佐治,僮奴休复事欢迎。 人如仲举舆增重,客为相如座尽倾。 咫尺不妨时问道,病余已觉此身轻。 |
| ...纪以周驰。 以节用爱人兮,以静重为威。 谓直方大之德才学识之长兮,亲结上知。 方增重乎本朝兮,而疾疢以乘之。 犹癯癯乎笔削之志兮,浩浩乎汗青之未期。 遗稿山积兮,孰续而孰维。 擅一代之钜典兮,疑造物之好亏。 吁嗟乎,修斋之典刑兮,蹇长歌乎已而。 余幼好此奇服兮,今冉冉而华颠。 悼窘步之数奇兮,安陋巷 |
| ...,一再泻浊清。 道涂今日劳,林壑他年盟。 苏州对床卧,不下五言城。 自经长少公,增重手足情。 细听松竹响,疑是风雨鸣。 披衣更起坐,月出山西更。 |
| ...br>擢由汉庭龙宠分钺,来抚蜀土初褰帷。 巫山一览窥妙处,写入长歌赓竹枝。 坐令十二峰增重,已觉气压嵩华低。 太室少室敢辈行,小孤大孤何儿嬉。 岱宗日观峻徒尔,昆仑天柱高安 |
| ...,未尝谬锱铢。 得者固惊喜,失者亦欢呼。 乡党为叹息,是事盖久无。 老守蒙此声,增重西南隅。 何以为子谢,举觞挽行车。 少留尽一醉,归驾且勿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