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仲宾笔底招君子,廷玉胸中敬正人。 更著紫阳虚叟句,两公炯炯见精神。 |
| 故人文与可为道师王执中作墨竹,且谓执中勿使他人书字,待苏子瞻来,令作诗其侧。 与可既没八年而轼始还朝,见之,乃赋一首。 斯人定何人,游戏得自在。 诗鸣草圣余,兼入竹三昧。 时时出木石,荒怪轶象外。 举世知珍之,赏会独予最。 知音古难合,奄忽不少待。 谁云死生隔,相见如龚隗。 |
| 亡友文与可有四绝,诗一,楚词二,草书三,画四。 与可尝云:世无知我者,惟子瞻一见,识吾妙处。 既没七年,睹其遗迹,而作是诗。 笔与子皆逝,诗今谁为新。 空遗运斤质,却吊断弦人。 |
| 郭家屧屏见生竹,惜哉不见人如玉。 凌厉中原草木春,岁晚一棋终玉局。 巨鳌首戴蓬莱山,今在琼房风几间。 |
| 石室先生笔有神,我来拂拭一酸辛。 败墙惨澹欲无色,老气森严犹逼人。 惯阅冰霜元耐久,耻随儿女更争春。 纷纷可笑空摹拟,尔辈毫端万斛尘。 |
| 丛筠抱清节,茂若含幽翠。 孤树老风霜,空枝少春意。 其中有磐石,人莫知其器。 坚顽如我心,脱尽荣枯累。 画不与诗谋,诗辄穷微理。 何时逢画郎,忘言笑相视。 |
| 墨君飒飒风雨鸣,垂鸾舞凤翻青绶。 一竿珍重几百缗,奚啻渭川三万亩。 金锵玉戛空琴声,婢行奴颜谢花柳。 得亭真从寂寞间,卓古高标压群丑。 不须辨直致湘江,便觉满窗凉意透。 挺然叶节抱风孤,顿应君子虚心受。 雷迸箨龙龙欲走,樱笋纷纷徒适口。 破除肉味若闻韶,王猷笑咏还依旧。 藉槛湘阴净简书,接地春华幻尘垢。 佛手笔端别有神,往来... |
| 一叶复一叶,世道几翻覆。 一点复一点,书脉要接续。 亲见长公来,一节不肯曲。 见竹如见公,北麓能不俗。 回首熙丰间,几人愧此竹。 翰墨直枝叶,点化到草木。 |
| 昔见雷子之小篆,今见雷子之墨竹。 节瘦已似蛟龙孙,叶暗曾无凤皇宿。 江翁得之尤爱怜,作诗写意酬双轴。 挂在空堂坐卧看,如玩萧萧岩畔绿。 莫疑昏黑眼生花,松煤浓色切寒鸦。 不问主人兼客至,明朝骑马到君家。 |
| 君不见笔端如谓,顷刻匹纸生琅玕。 霜柯雪干铁石色,忽作小山烟雨寒。 问君何从得此本,湖州嫌浓眉州软。 风轩月槛一相逢,妙处不与人意远。 人言学画先学影,此君风骨青云并。 林深有路鸟声真,日高无人山气静。 平生见此我不疏,逢侯得画两有余。 从今洗眼空山底,更读人间潇洒书。 |
| 文湖州笔欠坡诗,便面潇潇雨一枝。 暑汗轻摇骨,间谁识庾元规。 |
| 老干枯枝傲雪霜,何人写影向华堂。 为君补缀枝头叶,坐觉春风细细香。 |
| 穿壁扶苏稍避霜,干霄形势自堂堂。 如何耿介琅玕色,也带双鸦宝墨香。 |
| 扫尽鹅溪匹练霜,未知三尺映茅堂。 此君不是尘中物,何必区区较色香。 |
| 叶染青云节抱霜,一枝聊寄墨君堂。 故园根拨依然在,会见龙孙脱箨香。 |
| 莫惊绿叶衬玄霜,更上幽人白玉堂。 为与苍官论久要,笔端应借远烟香。 |
| 陈其姓,名曰容。 称所翁,善画龙。 葛岭翘材酒杯客,不分虎,不凭熊。 晚节写此箨龙儿,真是老笔善藏锋。 我尝遥望识其貌,古面无髯双鬓蓬。 画龙撇竹匪二技,造化虽异机轴同。 竹即是龙龙即竹,鬼施神设非人工。 龙耶竹耶勿恼我,拓楼长啸万里天宇空。 |
| 酒中真复有何好,孟生虽贤未闻道。 醉时万虑一埽空,醒後纷纷如宿草。 十年揩洗见真妄,石女无儿焦谷槁。 此身何异贮酒瓶,满辄予人空自倒。 武昌痛饮岂吾意,性不违人遭客恼。 君家长松十亩阴,借我一庵聊洗心。 我田方寸耕不尽,何用百顷糜千金。 枕书熟睡呼不起,好学怜君工杂拟。 且将墨竹换新诗,润色何须待东里。 |
| 省郎潦倒今何处,败壁风生霜竹枝。 满世专翰墨,谁为真赏拂蛛丝。 |
| 独来野寺无人识,故作寒崖雪压枝。 相得平生藏妙手,只今犹在鬓如丝。 |